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七章 緬懷鄭和 歷史卷軸

郭一凡一個人站立在鄭和的雕像面前,感受著大海的遼闊與寬廣,回憶著這個偉大的大航海時代在這歷史卷軸裡的點點滴滴,緬懷著歷史卷軸裡所有為之奮鬥著的生命之輝。

鄭和,也只是我華夏文明中的一個小人物,可他身殘志堅,忠君愛國,揚我大明之威,實現萬國來朝,為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

鄭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項偉大事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在航海、外交、軍事、建築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智慧與才識。

我們的航海事業經過漢、唐、宋、元幾代人的積累和創新,達到很高水平,海上交通空前繁盛,鄭和下西洋,也早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一世紀左右。

每個時代都有傑出的人物誕生,引領著時代潮流的發展,為民族、為人類,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展現出他們生命的價值。

遙想中華五千年文明,大秦帝國,一掃六合,南征百越,統一天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為我華夏奠定了萬世之基。

更是將落後的奴隸制國家發展成先進的封建制國家,這是我華夏曆史最卓越的豐功偉績,使得秦王嬴政堪比三皇五帝,成為千古一帝秦始皇。

實乃歷史偉人,並非暴君,從未殺一個忠臣,想長生不老也只是選錯了路,因為他心願未完,大業才剛剛開始,尚未穩固,需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仙丹不得,於是北築長城,南修水利,建都城,起阿芳宮,大興土木,轉移社會矛盾,發展基礎設施,為江山穩固不辭辛勞,為國家費心費力不輸一人。

嬴政願望,我為始皇,兒為二世,子子孫孫,直至萬世,其目的就是我中華民族的大一統,因為統一興分裂苦,可惜命短,未能如願,才秦二世而亡。

若嬴政依在,何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哪有霸王一怒火燒皇宮;市井之徒劉邦哪裡敢稱王稱霸。

劉邦是命好,識人善用,但死在他手上的忠臣可也不少,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繼承的是大秦江山,得到的是嬴政遺產,百越王趙佗誠心歸附,也是受嬴政所託,為的是我華夏民族的大一統。

沒有嬴政,亞洲大陸跟歐洲一樣,百國林立,哪來的大國之盛,哪來的民族之尊,哪來的世界文明中心。

四大文明古國唯有我華夏依存,古巴比倫早已消亡,古埃及名存實亡,古印度也隨孔雀王朝的覆滅而凋亡。

現在的印度,民族、宗教眾多,語言文字萬種,最可笑的是名為資本主義國家,實屬奴隸制國家,依舊等級森嚴,神族、貴族高高在上,奴隸永遠沒機會出頭。

唯有我華夏民族流傳至今,我華夏文明保留完整,我華夏的信仰既不是佛祖,也不是上帝,而是先祖,是家,是道,是一代代努力向上的人民。

何況我華夏大地不止嬴政一人,毛太祖橫空出世,功績更甚,因為他把我們從深淵帶向高峰,從半封建半殖民地走向社會主義,推翻三座大山,橫跨制度兩步,讓中華復興成為可能,讓世界文明中心迴歸東方。

熟知歷史之人再讀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上片寫北國壯麗的雪景,縱橫千萬裡,展示了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抒發了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下片議論抒情,重點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抒發無產階級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壯志。

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於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其實是自豪的肯定社會的與時俱進,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必然。

可現當今還有多少人原地不動,甚至還有走回頭路的,認為新鮮事物都是數典忘祖,認為老祖宗的道理才是唯一,也不想想自己有沒有在老祖宗的基礎下改進創新,推動發展。

我們人類的進步本就是站在祖先們的肩膀再一次的高攀,而不是大樹底下好乘涼,樹底下只會寸草不生。

一個連螞蟻都懂的事情,卻有那麼多人鑽牛角尖,鴉pian戰爭抗敵鬥爭的魏源說過師夷長技以制夷,就是要學別人的長處,來發展我們自身,就連慕容復也學會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創造出了他的絕招斗轉星移。

還沒明白就看看螞蟻是怎麼想的吧!

有個人跟一位高僧說:他的老師有時會說一些錯誤的話,這使他很苦惱。

高僧聽完,隨手撒了一把糖在沙地裡,立即引來了成群的螞蟻。

高僧說:你看螞蟻在做什麼?

這人低頭一看,回答說:在搬糖。

高僧問到:螞蟻為什麼不搬沙子呢?

這人回答說:搬沙子做什麼?又沒用。

高僧說:對啊,你不會連螞蟻都不如吧,連螞蟻都知道搬糖,你搬那麼多沙子幹什麼?

馬南邨《不要秘訣的秘訣》:“我們現在提倡讀書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個主張古代讀書人卻沒有膽量提出。”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不只是讀書,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因為我們要與時俱進,這四個字不僅國家三令五申,天天重複,郭德綱的相聲也一直在提,與時俱進才是順應時代發展,不然你看看所謂的主流相聲,再百度一下郭德綱每年賺多少錢。

這四個字古代讀書人不懂,所以讀了數千年的四書五經,雜學得不到發展;這四個字大明群臣不懂,還要死守祖制,大明禁海百年,錯失了發展的機會;這四個字滿清政府不懂,所以才固步自封,閉關鎖國,讓我們落後人家數百年;到現在還是有人不懂,還停留在前人的餘暉之中難以自拔。

歷史卷軸一直在延伸,從大明到現在都四百年了,我很想知道中醫什麼時候才能翻譯為白話文,讓想學的人能夠更好的理解,這時的郭一凡想起了前世自己的願望,也為那些人悲哀,不過郭大少自己只願意推動社會的發展,唯有如此,才能為民謀利,讓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