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魂歸 烈士陵園

自從郭一凡從宮中回府,皇上就下旨命工部擇地修建烈士陵園,立大明英雄紀念碑,由於是用鋼筋、水泥、紅磚的原因,三天時間就建好了。

今天是五月五端午節,人們吃粽子、飲雄黃酒的日子,也就是今天,郭一凡帶領京軍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上萬將士移兵西郊八寶山。

八寶山上,有座豐碑,這是剛建好的大明英雄紀念碑,高達三十米,碑心是一整塊花崗岩,長15米、寬3米、厚1米、重66噸左右,鐫刻著皇上親自題寫的“大明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黃金大字。

這是用從葡萄牙人那裡得來的黃金做的大字,純金,這九十位為大明捐軀的烈士也配得上這些黃金,還不止,同等價值的大明銀行發行的紙幣還會給到這九十位烈士的家屬。

他們也都被邀請來了,都是天津衛的人,朝廷派人全部都接了過來,一是要讓他們見親人最後一面,二是要表彰他們家為大明的付出。

紀念碑的背面碑心由7塊石材構成,內容為郭一凡起草、首輔大人方從哲書寫的150字小楷字型碑文。

儀式快開始的時候,除了三營將士,還來了不少京城的百姓,最後連皇上都來了,坐的是龍雕的新式四輪馬車,外面還鍍了一層金,非常霸氣,還很刺眼。

在皇上來到最高處,百姓跪拜,將士行禮後,郭一凡拿出了一個大喇叭,畢竟人多,肉嗓子不夠用。

“今天是五月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日子,人們賽龍舟,飲雄黃,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他寫出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因不捨祖國抱石投入汨羅江而亡。”

郭一凡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屈原無愧於我華夏文明之先祖,教導我們忠君愛民,誓死為大明而戰,今天我們在這裡,就是為此次遠航光榮壯烈的九十位大明海軍戰士招魂送行!”

突然,郭一凡聲音大增,頗為嚴肅:“有請大明烈士入園!”

在山腳,由京營中選出的最精銳的戰士負責抬棺槨,上面都蓋有我大明的軍旗,龍邊日月,紅底金字。

九十座棺槨,360名戰士抬著,在百姓們,在親人們的矚目下抬進了新修建的烈士陵園,讓親人們見上最後一眼,郭一凡念著每位烈士的名字和功績,包括他們專屬的編號。

……

郭一凡:“第九十位烈士,劉永海,大明海軍陸戰隊小旗,堅守我方陣地不退一步,為爭取我軍勝利奉獻了年輕的生命,今年才二十又三,專屬編號:HJ1108,英雄魂歸故里,大明永世銘記。”

郭一凡已經流出了淚水,從第一位還能勉強忍住,到最後一位已經泣不成聲:“據我瞭解,永海雖已成親,還沒子嗣,我代表全軍將士宣佈該編號永久封存,只屬於他一人。”

皇上朱常洛看到女婿悲痛欲絕,泣不成聲,接過了他手裡的大喇叭,親自為後面的祭禮致詞:“將士們,百姓們,大明不乏英雄,大明更不會忘記這些英雄,所有的烈士家屬會由朝廷供養,父母養至離世,兒女養大成人,還有特權進新明學苑學習。”

皇上繼續說道:“大明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大明,已經是全新的大明,我欲繼承先皇遺訓,將大明帶上鼎盛,讓所有的百姓衣食無憂,讓全天下安詳太平,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以前我們只是守,如今我們卻是攻,只要有我漢人的地方,那裡也會是我大明的一部分,日月所照之地,皆為大明領土。”

趙晗統領早就聽得熱血沸騰,連自己的口才都用不出來了,狂吼著:“日月永照,佑我大明。”

“日月永照,佑我大明。”

無論將士還是百姓,都被震撼不已,一起齊聲吶喊起來。

三聲後,禮部尚書的聲音傳到:“烈士入土,全體行禮!”

全軍敬禮,百姓鞠躬,連皇上都彎了腰,這是何等的榮耀,這是烈士的光榮,這是對逝者的銘記。

緩過來的郭一凡又掏出一個大喇叭:“郭家祖籍成都,來京不久,還沒先人清明掃墓,從今天起,這些偉大的烈士就是郭家的親人,每年清明端午都會來此掃墓祭拜,除非郭家人死族滅,不然永世不休。”

送烈士入土為安時,禮部尚書念著郭一凡起草的碑文,伴音的卻是陣陣鼓聲,就像敲打在了人們的心中,一時共鳴共情。

“自盤古開天,三皇定國,五帝開疆。

凡國遇大事,男必在,與祀戎泯軀祭國,即燹骨成丘,溢血江河,亦不可辱國之土,喪國之疆。

士披肝瀝膽,將寄身刀鋒,帥槊血滿袖,王利刃輝光。

吾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後貴賤,必同心竭力,傾黃河之水,決東海之波,徵胡虜之地,剿倭奴之穴,討欺汝之寇,伐蠻夷之戮,遂蒼海橫流,兒立身無愧,任屍覆邊野,唯精魂可依!

英魂安息之,魂歸來兮,魂歸來兮!”

禮部尚書:“英雄魂歸,鳴放禮炮!”

神機營將士沖天鳴槍,火炮空鳴,一時槍炮聲接連不斷,振奮人心。

禮成後,將士收兵,讓出地方供百姓祭拜,朝廷考慮的很周到,提供了蠟燭元寶,香紙祭品,本來就是為了給烈士家屬準備的,只多不少,剛好連觀禮的百姓也都用上了。

大明英雄紀念碑將對外開放,讓所有的百姓都能過來祭奠,特別是所有的烈士家人們,這裡也將會駐兵守護,由傷殘老兵負責,待遇極優。

忙完這些,郭一凡才向皇上告退,回到郭府,從此郭府也多了一條家訓,凡郭家後人,每年必須祭奠烈士陵園一次。

此時的郭仁山太小,還不懂事,等他六歲就帶他上八寶山,看望這些跟隨郭一凡征戰海外,為國捐軀的英雄們,讓兒子能明白自己的使命,為大明為百姓謀福。

這幾天,朱徽嬋一直陪著郭大少,讓他好好放鬆一下,這一去半年多,連新年都沒在家過,又是戰火不斷,雖然沒有曬黑,但也就他一人,連許薇也黑了一些,雙胞胎更是黑了不少,還是在防曬霜不斷的情況下,當然這是郭大少的修復能力驚人,畢竟修煉的是木系功法長生訣。

接下來郭一凡就開始指導公主修煉了,郭仁山早已斷奶,公主也早就恢復過來,雙修終於可以繼續,讓朱徽嬋也早日能夠趕上來,好在第一次就入門了,只不過丹田還停留在開闢的最初階段。

不過這次分別太久,公主常常打斷修煉,還媚眼如絲,聲如輕鈴,讓郭大少實在受不了誘惑,也被帶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