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佛寺的傳承十分詭異,似乎是涉及到‘佛身’的一種深層次演化,所以這一門派的傳承之物,是從肉身上析出來的。
‘袈裟’毫無疑問是閻佛的一身的皮肉所化,本身也是一種異寶,刀槍不入、水火不浸。
但也真是一張人皮。
在這人皮之上,六個佛陀影像栩栩如生,各捏寶印。
六道輪迴印中,戚籠先後學會了天道印、人道印,這兩種印法也是與精神關聯最大的。
在兩印之中,戚籠分別融入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以及‘斬佛證己’的宏念,靠著比閻佛更高深的佛學意境,他很快便修煉完善。
而剩下的四印,畜牲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便就不是那麼好參悟的了。
也就是這十幾日,他日夜用‘擰衣洗血百把’磨練四肢,外加‘哼哈’二氣洗練五臟,終於摸到了一絲‘阿修羅道’影子。
‘垂簾’‘聽政’狀態下,人體氣血‘咕嘟’作響,像是煮熟的紅米粥。
戚籠自六歲拿刀,殺的每一個人,凶氣、惡念、殺意,一一融入法印變化之中,一時間,血影滔天、屍山血海的幻象層出不窮。
而隨著戚籠臉上煞氣越重,面前的人皮袈裟就越油亮,‘阿修羅印’的佛影就越清晰,其面孔隱約有點眼熟。
而戚籠的面孔在煞氣包裹下,竟一點一點的消失了。
袈裟又有一種說法,叫做百衲衣,是指用眾多人家的破布爛衫縫製而成。
煞氣越重,這件‘百衲衣’上的肉線條紋就越明顯,感覺這不是一整張人皮,而是由閻佛寺歷代高僧主持身上,撕下的每一張皮,編織而成。
袈裟在佛教中,一般有斷五欲、破邪見、生菩提的說法。
但換做這張袈裟,生的菩提也只能是‘血菩提’了。
清淨琉璃之中,蘊藏無盡殺意煞念。
袈裟上的‘阿修羅印’越發清晰,彷彿整個袈裟上的血色,都是由此印激發的。
像一桶活人血才潑上去,格外新鮮。
而戚籠五指轉動之間,血光越重,然後一滴血水在指間滑落,頓時滿室都是血腥味,而且血腥氣中,藏著修羅一般的煞意魔念。
六道之中,阿修羅道對應的是魔道。
一入魔道,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
戚小骨像是受驚的小貓兒,弓著身子,一躍而起,口噴屍霧,齜牙咧嘴。
好在這股龐大煞氣一閃而逝。
在厚重的煞氣之中,戚籠緩緩睜開了眼,眼中清光大亮。
翳者,南方地獄之名也,眾生常為煞火焚心而色翳目,故曰火翳。
觸目動心,地獄即現,既悟真詮,性天朗澈,一念湛然,所謂火翳者皆化為清淨之域也。
一縷清風吹過,戚小骨只感覺心情愉快,渾身舒暢,動搖西晃,最後在‘呼呼’聲中,腦袋一歪一歪,站著就睡著了。
戚籠最終以強大的佛意精神鎮壓住了這股阿修羅魔念。
化地獄為清淨之意。
‘有意思,閻佛寺的武學,好像一招一式都在誘人入地獄,一招不慎,便墮入魔道,而人皮袈裟中的一縷意念便會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你,最後把你變成另一個‘他’。’
‘怪不得連老和尚自己,也只修了天道印和人道印,他奪舍自家徒弟,那些死去不知多少年的歷代閻佛精神,也在無時無刻不在窺視他,這不就是在養蠱麼。’
戚籠修煉了六道輪迴印,再結合與閻佛一戰的經歷,頓時明白,這老和尚只學了天人二印,他也是在忌憚什麼吧。
不過戚籠也明白,這樣做有一個好處,也就是閻佛寺的傳承永遠不會斷代。
如果繼承者不成器,閻佛寺的武學就會在無聲無息,把你的精神‘改造’成上一代、或是上上一代老和尚的模樣。
戚籠‘嘖嘖’兩聲,隨手把人皮袈裟揣入包裹中,雖然這玩意相當於最頂級的內甲,但他不喜人皮風格,這一季流行的是小牛皮。
“餓~”
戚小骨張大嘴巴,在所有吐字發音中,她這個字是最清晰了。
“那咱們就吃點好的,對了,咱們沒錢,那就沒辦法了,聽洪爺的話,咱們老老實實的去吃霸王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