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平則跟俞琴居中。
“小陳,你年紀也不大就已經是業餘級九段,‘站樁法’也修煉到第四境了,就算待在安陽城中,幾年內也有望晉升專業級武者,怎麼想起要來非統局?”
俞琴跟陳一平並肩走在一起,好奇問道。
這樣年紀的,又有前途,大可以再等等,現在出來年紀小、實力弱,太危險了。
比如魯誠。
比如郎小慶。
他們就都是在安陽城中修煉到專業級才動念起意,甚至又等了等,等到成為E級武者,實力增長緩慢後,才決定加入的非統局。
又或是像方有志、俞琴他們這樣的,在城中看不到突破的希望,又不想庸庸碌碌、渾渾噩噩過一生,這才一咬牙一跺腳跑出來博一個遠大前程。
比如俞琴。
她今年24歲,容貌普通,氣質不錯。
俞琴高中時報的是武科,但是修煉進度太慢,到高考時還只是業餘級七段,‘站樁法’中‘動樁’都沒能掌握,還在第二境,於是沒能考上。
倒是文化課成績挺好,就順勢上了一所普通大學。
四年後學成出來,又在一家出版社工作了兩年。
前後多年,俞琴一直沒放棄習武。
在大學時就已經是業餘級九段,但工作這兩年武道修為上遲遲沒有進展,再加上家裡催婚催的厲害,她索性就來了非統局。
“我待在城裡沒什麼前途,在出版社工作,往後什麼日子一眼就能望到頭,太難熬了!”
俞琴沒等陳一平說話,又自顧感慨道。
陳一平聽著俞琴的話,搖搖頭道:“我這才哪到哪?普通三檔武大的學生在校四年後出來,大半都能成為D級、C級武者。我今年都十九歲了,在來到白馬站之前,‘站樁法’甚至遲遲達不到第四境,跟許多武大學生比已經輸在起跑線上。再在城裡待兩三年、磨兩三年,確實有希望突破到武者。但那時候同齡的武大學生最低都是D級武者,我才剛剛成為F級武者,甚至還不一定。”
“我不想這樣。”
這是陳一平的真心話。
在一開始習武的時候,他還沒想這麼多。
那時候處在驚喜中,能夠習武就已經很開心了,還沒太高的追求。
但是隨著往後修行,特別是在遇到老同學蔣業東之後,陳一平的心態就出現轉變。
同時又回想起當初在學校裡迫於對方家長是武者的壓力,而不得不讓陳小安跟自己一起道歉一起受委屈。
林林總總加一起。
再加上他人在夢境世界中經歷更多,眼界更高,野心也更大。
他逐漸不滿足於此。
目標漸漸拔高,從一開始能成武者就行,再到要追趕武大學生。再到現在,陳一平想的是要反超武大學生。
陳一平不否認自己習武的動機。
最初的動機,是為了家裡過上好日子,再往後又想獲得更多的尊重。
然後才是本身對習武、對追求武道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