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緒紛飛。
一時間,耳畔喧囂更甚,讓人好不心煩。
陳一平強忍一陣,就當打磨心境,繼續修行《十三象功》,練習《鴛鴦刀法》。等到愈發心煩,陽氣逐漸躁動的時候,陳一平不敢莽撞,這才停下。
但還是不退,又拿來書籍強自靜心翻看。
他看的都是些道經、儒學書籍,用來曾廣見聞、陶冶情操頗為不錯。
陳一平在南流城中就時常翻看,書不離手。
當年破解珍瓏棋局時又學了圍棋,閒暇時也會看看棋譜、手談幾局。
他雖然高一就輟學,但卻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現實中。
夢境中。
一有空閒,很少玩樂,都是找各種書籍看。
江湖中人看他功夫硬橋硬馬,只以為他是蠻子。
讀書人見他武功厲害,只以為他是武夫。
但三合鏢局不少人,包括南流城中許多人,他們都知道,這位‘九命郎君’嗜書如命,常常在藏經閣中看書看到廢寢忘食。
是一位真正文武雙全的人物。
讀書能靜心。
陳一平逐漸讀進去,但耳畔聲音未曾消減,嗚嗚咽咽,影影綽綽,不多時,又將他擾的心煩意亂。
書也看不進去。
那就打坐,修持靜功。
這裡面靜功的法門是陳一平在大魏蒐集的,都是些打坐冥想的粗淺功夫,他主修的是其中一門名喚《龜息功》的靜心法,據說修煉到極致,能進入龜息狀態,延年益壽。
陳一平不求長壽,他以此功為載體,實則還是在琢磨、在練習《小無相功》中的‘潛心’之境。
兩三年下來,已經有些感悟有些眉目,距離真正踏入、擺脫‘安神香’的時刻不遠。
如此靜心,凡塵不起,紛擾不見。
任由呢喃低語、神神鬼鬼,陳一平自巋然不動。更甚至,在這樣的干擾下,反而成了一種磨礪,陳一平對‘靜功’的感悟愈發深厚。
……
時間流逝。
這一日。
陳一平如往常,修行過後正在抵禦繁雜紛擾、化解心中煩躁。
這時。
靜室外,忽有一陣風起。
陳一平睜眼閉眼,再睜眼時眉頭微皺,握住長刀就哐的一聲推門出去。
只見門外。
一名白髮白鬚老者,懷抱長劍,正笑吟吟看著陳一平:“小友有禮。”
……
羅成峰——
陽氣: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