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徐將軍力薦,但寧曜仍缺一份軍功。那時恰有叛軍餘孽仍在懷州作亂,陛下便下旨,以寧曜為主將,承平為副將,領兵三萬,再度發兵懷州,掃除叛軍餘孽。
那是一場惡戰。
懷州探子送到皇都的密報上,說對方只有五萬餘人,寧曜領兵三萬前往平叛綽綽有餘,可到了懷州,才知道叛軍有十萬之數。
原來懷州崇川城城主賈光譽早被策反,瞞報軍情,讓探子遞了假訊息。
安國公孫溧兵敗自盡,其子孫景澤本被囚於晟陽,但不知何時自撫州逃至懷州,領導叛軍舊部,欲報殺父之仇。
前路是十萬叛軍嚴陣以待,後路被賈光譽切斷,訊息傳不到朝廷中去,朝廷也無法派出援軍,寧曜除了拼死一搏,並無他法。
無人知曉寧曜帶著三萬兵士在懷州經歷了什麼,眾人只知寧曜失去訊息數月,率軍歸朝時,原先的三萬大軍只剩不到千人,其餘皆戰死於沙場,寧曜和衛承平渾身是傷,提著孫景澤的項上人頭獻於皇帝。
而對方十萬大軍,被殲滅八萬餘人,剩餘兩萬多人,全部投降。
聖上大喜,問寧曜是如何憑藉三萬兵力,以少勝多,大敗對方十萬大軍之時,寧曜只說,有天神助也,天不亡我。
不卑不亢,不驕不躁。
第二日,聖旨昭告天下,封寧曜為從一品大將軍,封號宣榮,賜居宣榮府。
如今想想,大約真是有天神相助,才讓一個風流紈絝變成如今這樣。
“這樣很好,夠了。”
“對,”文南笑著,“只要少爺好好的,就足夠了。”
晟陽活脫脫是個小京城,只比京城少了些天子腳下的威嚴,適宜居住。若說東襄城是窮鄉僻壤里長出的一朵蘭花,鶴立雞群,那晟陽便是錦繡牡丹叢中出類拔萃的那一朵。
據說晟陽城裡的集市從早至晚,晝夜不歇,晨起開市,到深夜亥時左右才閉市,花樓酒樓就更是絲絃不停,夜夜笙歌。望月和寧曜直接去了最繁華的那一帶,街頭巷尾吆喝不止,許多東西都讓望月覺得新奇。
望月在一個頭戴布巾、身後揹著孩子的婦人跟前停下,婦人跟前放著個扁扁的竹簸箕,裡面碼好了今天早晨剛摘下來的新鮮菜葉,賣到現在剩得不多了,一旁還堆了一捧綠梗黃瓣的花。
“咦,那是什麼花?”望月指著那黃花問。
婦人答道:“那是黃瓜花,裹上面糊過油一炸就可以吃,也可以放鍋上蒸熟了吃,炒了吃,都是可以的。”
望月想象不出來那是什麼味道,搖搖頭就走了。
前面恰好有個小販扛著糖葫蘆出來賣,望月喜歡山楂酸糯的口感,又怕外頭裹的糖衣太甜太膩,寧曜瞧她盯著那鮮紅的糖葫蘆欲言又止,立馬攔下小販,挑了一根果子最大的,塞到望月手裡。
“不必找了。”寧曜隨手拋給小販一塊碎銀子,小販把銀子在手裡掂了一下,連連道謝。
望月看了看手裡的糖葫蘆,為寧曜的敗家深感痛心。
這糖葫蘆說多了也不過十文錢,那塊碎銀子得有二兩吧,說不找就不找了?
二兩銀子能買多少根糖葫蘆啊……
她以前身上錢最多的時候,也就只有四兩,夠她花上一整年的,最窮的時候,拿出一文錢買個饅頭,她都要考慮一下,差點就問饅頭攤的老闆,能不能把一文錢掰成兩半,只買半個饅頭充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