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樓那麼大地方,總共就兩個廂房,分別為天字一號與天字四號,每個廂房都佔了別層好幾個廂房的面積。
望月有些疑惑這兩個門牌,忍不住問掌櫃的:“為何是一號與四號?二號和三號呢?”
掌櫃答道:“這是因為先皇當年為二皇子,當今聖上為三皇子,需有避諱,才不得使用二和三作為排號。”
“原來如此。”
進了廂房卻沒見到人,原來進了廂房的門還有個外室。
外室裡只有兩個婢子候在一邊,掌櫃命婢子呈上乾淨的溫水和布巾供二人淨手,然後由這兩個婢子領著寧曜望月二人去裡頭,又叫了兩個婢子給文南和松羽搜身,確保他們兩人身上沒有攜帶利器或是毒藥,才放他們進去。
望月跟在寧曜後頭,穿過一條走廊,才看見這所謂天字一號房的真正模樣。
起初她還以為這登雲樓的酒宴,是一張大圓桌擺在中間,人都圍著圓桌而坐,喝酒吃菜,等到真正進了廂房,望月才感嘆那位莊王爺的財大氣粗。
這廂房比她舒月閣裡的正廳還要大,朝東方向設了主位正坐,主位下面從東至西擺著十來個客位,請上二三十個人同時進餐都是綽綽有餘的。
廂房內陳設佈置都是看似雅緻,實則奢華至極,連立柱上都由工匠雕了滿滿的花紋,嵌上金絲銀線。每張桌上擺著的都是琉璃盞,連喝茶用的都是琺琅彩,酒壺鑲了紅藍紫綠各色寶石彩珠,隨便拿出一件,都夠平民百姓兩三年的開銷。
主位上坐著的那位,應當就是璋王爺了。
來前寧曜給望月補過課,說這位璋王爺姓孫名宓,是當今皇上的六皇叔。
璋王與王妃趙氏育有一兒一女,嫡長子孫聶,嫡女孫千禾,也就是那日和望月起衝突的珺瑤郡主。
說起這王妃趙氏,趙氏的母家和趙昌德家是遠親,所以趙昌德一介布衣,半路入仕,能有今日今日的地位,璋王一家只怕功不可沒。
望月跟在寧曜後面半步,端莊地邁著步子,來到主位跟前,寧曜身為從一品將軍,無須對璋王行跪拜大禮,但望月還沒過門,身份上還是布衣平民,按禮還是得對璋王下跪。
璋王瞧著約有四十來歲,國字臉,身穿棗紅金邊暗紋蟒袍,束著鑲玉金冠,瞧著便是一身貴氣。年輕時想必也是個翩翩佳公子。只是如今年歲漸長,又多年錦衣玉食,已有些發福了。
璋王右手邊坐著的便是珺瑤郡主孫千禾,孫千禾今日穿了身水藍色留仙裙,滿頭金飾,鬢邊垂著長長的寶石流蘇,額頭還點綴著珍珠花鈿。
相比之下,望月髮間只有兩支髮釵,一支步搖,著實樸素了些。
席間還有幾位身著錦衣的客人,望月並不認識,倒是有一人,望月不僅認識,還挺熟的。
承平為何會在此處……
“微臣寧曜,見過璋王殿下,郡主千歲。”
寧曜拱手行禮,望月緊跟其後,輕提裙襬,雙膝跪地,捏著嗓子道:
“民女李氏,參見璋王殿下,珺瑤郡主,璋王殿下千歲,郡主千歲。”
文南給她惡補了一下午的禮儀,現在終於派上用場了,應該是挑不出錯處的吧。
璋王呵呵一笑,“寧將軍許久不見,這位便是望月姑娘吧,果真是傾國佳人,寧將軍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