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三章 陰差陽錯,身不由己

其實袁若梅也並非沒想過反抗或者逃離。

上一次反抗之人觸怒了龍顏,全部死在了皇宮裡。上一次她逃跑,從樂府的琵琶師淪落成了秦樓楚館的歌女。

這一次若是再反抗,或是再逃跑,又會淪落成什麼模樣呢……

她已經十八歲了,並不敢賭,也賭不起。

好在她後來遇見了駱毅。

駱毅當時只是個書生,還說國子監裡的學生,他也是袁若梅的恩人。

袁若梅心甘情願跟了他做妾,只希望自己能夠逃離這種身不由己的日子。

她把自己的餘生都賭在駱毅身上。

而駱毅雖娶了袁若梅為妾,卻始終覺得她曾是青樓中的妓子,心中總有芥蒂。

後來袁若梅生駱琴簫的時候,在產房中疼了兩天,產婆一盆接一盆的血水端出去,正房夫人虞氏在外面心急如焚,駱毅卻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

直到第三天的凌晨,嬰孩的哭泣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驚醒了在廂房歇息的虞氏。

虞氏去找丈夫,詢問這孩子應當取什麼名字,駱毅只給她一句話,讓二夫人自己取就行。

袁若梅識得的字不超過二十個,最終她找了兩個比較順口的字拼起來,便成了孩子的名字。

琴簫,琴與簫,駱琴簫。

駱毅連名字都不肯給這個庶女取,就更別說對駱琴簫有多好了。

駱琴簫從出生到現在十幾年,駱毅從未過問過這個女兒的事情,家中除了袁若梅,便只有嫡母虞氏關心她們。

主子什麼樣,下人也都怎麼樣,在駱毅的默許之下,府裡剋扣銀子伙食都是常事,有一年,那些下人連冬衣都不給她們母女送,冬天下大雪的日子裡,駱琴簫只能多穿幾件夏天的舊衣,硬生生捱了過來。

而袁若梅則大病了一場,差點見不到第二年的春天。

虞氏忙於打理家中之事,還要關心兩個孩子的學業,有時顧不上駱琴簫母女。駱琴簫很少和虞氏開口要求什麼,但看母親生命垂危,她便到虞氏那裡下跪求救,虞氏這時才知袁若梅已經高燒不退、氣息奄奄,連忙派人給母女兩個送了棉衣被褥,還找了大夫給袁若梅診治。

袁若梅吃了一冬天的藥,總算活了下來,但她那雙彈琵琶的手生滿了凍瘡,天一冷就紅腫疼痛,幾乎不能再彈琵琶了。

她不能彈琵琶,便將自己畢生所學都教給駱琴簫,只是駱琴簫對音律並無多少才能,盡力去學琵琶,也只學了些皮毛而已。

所以駱琴簫從小就討厭自己的庶出身份,甚至痛恨自己的父親,也心疼母親。母親雖在那骯髒地方待過,但她仍是心靈純淨之人,從來不沾染那地方半點腌臢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