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一章 涇水×中境

張崇略感惋惜,如今就收拾心情,回東玄境吧。

涇水橫穿西華境,一路自西向東。沿著涇水而行就可以抵達中境,穿過中境之後可一路乘船回到東極峰。

張崇計劃的路線大致如此,不過反正他也不趕時間,到時候大可以徒步穿過中境,順便護送張苢回家。

山高林迷,張崇來時有千足駝陸可乘,此時有輕身術傍身。

二人沿著涇水一路東行,白天趕路,晚上起一堆篝火,閒聊片刻便各自休息,張苢和衣而睡,張崇打坐入定。

行至當日遇到狼群襲擊之地,張崇便給張苢大致講了講此事經過。期間提到當時的帶隊教習,張苢問是不是就是被祝小虎所殺的那個王伯玉。

當然就是那個王伯玉了,故人已逝,張崇不願多提,張苢也不深究。

當初張苢孤身一人從東玄境來到蛇王山學藝,讓人佩服。如今她返程時有法術在身,還有一人為伴,可於途中解悶,實在是比來時好了太多。

涇水不流經中境,二人出了西華境後便無涇水指引,但卻有驛道可行。這驛道是餘思學院所修,為東玄和西華兩境往來的行人以及沿路各寨的居民提供了許多便利。

驛道共有三條,起於餘思學院所在的三源山,一條往南,直達雲間下院;一條往東,通到中境與東玄境交界處的一個江邊碼頭;一條往西,抵達與西華境交界的涇水河畔。

至於三源山以北,則是連綿的雪山山脈,中境所有的河流都發源於此。雪山山脈為此界第一大山脈,其主峰也是此界第一高峰。至於三源山,不過是其外圍一座普通山峰罷了,只不過地勢較為平緩。

當初張崇等人去往西華境所乘的千足駝陸體型巨大,不便於驛道上行走,所以王伯玉選擇帶著駝隊在野外穿行。因此,這條西向的驛道張崇還是第一次走,倒是東向的那條,張崇曾經往來數次。

驛道寬約一丈半,十分平坦。雖說通緝令可能早已經傳到中境了,但是衛道軍還駐紮在王家寨,所以二人對自身的安全也不甚擔心。一路不見客棧,唯有一下簡陋的茶攤供行人歇腳。張苢本有意坐下喝杯茶水,可惜各境下院發行的糧符並不相互流通,西華境的糧符到了中境形同廢紙。二人身上沒有中境的糧符,張苢只好打消了歇腳的念頭。

驛道比西華境的山路好走許多,但張崇二人的速度卻比在西華境山林中行進的速度還慢,蓋因為驛道上常有行人往來,二人動用輕身術難免惹人側目。

兩天後,二人來到了三源山。二人都曾在此地度過四年時光,途經舊地,二人卻沒有上去看看的想法。

張崇遙遙一望,見之似乎記憶中的學院有所不同,但又說不出來到底哪裡不同。搖了搖頭,他想,若是孫覺成事,或許這三源山餘思學院在不久後就會淪為回憶了吧。誰知道呢?

學院北面群山一直是歷屆學子嚮往的冒險聖地。奈何其上常年積雪,地勢險惡,阻擋了一批又一批好奇的腳步。

以後有機會,倒是可以去看看雪山風景,張崇想著。

又過兩日,二人來到濼河碼頭。二人已經商量好了,不走水路,而是一路邊走邊看,慢慢回家。安全到還在其次,二人不甚擔心,只是想遊覽一番家鄉的大好風光罷了。

法源派帶給二人一身法術,也帶給二人,就在這碼頭上貼著的,帶著畫像的通緝令。除此之外,還有些不那麼明顯的。試想,若是張崇還受困與一地值守之責,何來如此逍遙?

碼頭上還有張崇在中境所見的唯一一家客棧。不過既然通緝令已經貼到這了,估計是住不了店了,不能好好洗個澡,睡個舒服覺,張苢十分鬱悶。

離開濼河碼頭,二人找了個僻靜地方,展開輕身術,投身於遊覽家鄉大好山河的旅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