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執事,前幾日有一位前輩來別府留下口信,說是他現在暫居長河客棧。他自稱是王孝庭。”
“知道了。”
張崇賞了他一塊中品靈石,立刻就動身去了長河客棧,途中看到了通言館在此城開的一家分館。
在客棧廂房內見到了王孝庭,張崇見他無恙,也是安心。
至於齊家兄弟和小九的下落,王孝庭也是不知。他在這裡待著只是為了等張崇回來,如今見到了張崇,他明日便要回斬鯨城。
王孝庭在客棧點了一桌酒菜,算是與張崇作別。
天色漸晚,張崇告別王孝庭夫妻。
回別府的途中,他又經過通言館,看到那匾額,他有了一個主意。
徑直走入店內,沒見到分館的掌櫃,但是有一位煉氣修為的管事接待了他。
張崇表明來意,想要在接下來幾日的館報上發一個尋人的訊息出去。
這種生意通言館做得多,也自有一套流程。管事詢問了小九的樣貌、名字,以及修為等資訊,又問起小九可能出現的地點。
張崇一一答之。
末了,管事又提醒張崇,如是開出的賞格高些,城裡是會有散修專門去尋的。
通言館如今生意大了,自然也有許多人依靠著它賺些靈石,甚至衍生出一些行當。
張崇想把賞格提的高些,但也知不能太高。否則萬一有些人尋到了小九,覺得她賞格如此之高,就懷疑她身懷重寶,起了歪心思。
“管事是懂這裡頭的門道的,不知定個多少靈石比較合適?”
管事答:“前輩顯然是不差靈石,但小的以為,如果這位小九姑娘對前輩來說很重要,那還是以物作賞比較合適。”
根據小九的修為來說,定三五千靈石的賞格比較合適,但這個價格能吸引到的修士並不多。若是張崇能拿出對煉氣修士比較有吸引力的東西,那可就不同了。
張崇一想,心覺有理。
他對於散修的需求也是很瞭解,基本都是法器、丹藥兩樣,當即就定下兩樁好處。
一件上品的防禦法器,一枚築基丹的購買門路。
之所以不是直接開出築基丹,也是為小九的安全考慮。
管事一邊與張崇商量細節,一邊草擬了一則訊息。張崇過目之後,覺得此人做事倒也周到,便交付了定金。
他又向管事要了近兩月的館報,管事沒收他靈石,笑呵呵地請張崇日後多多惠顧就好。
張崇記下其人名字,而後離開通言館,回了別府。
張崇走後,這管事心中的喜悅就有些壓不住了。
他名叫侯耳,以前在亙海修煉,相熟修士都叫他侯老六。後來鬼煞會覆滅,他僥倖活了下來,輾轉來到昌宣城,做了通言館的一個管事。
日子安穩,卻見不著什麼希望。
今日遇著了張崇這麼個貴客,他心道自家的機緣到了。築基丹甚是難得,即便只是一個購買的門路,那也是十分珍貴的。
侯耳十三歲開始修煉,到如今也有三十多年了。他以前在鬼煞會賺了不少靈石,如今修為也快煉氣圓滿了,卻一直沒有獲得築基丹的機會。
侯耳看著手裡的紙,沒有吩咐手下人拿去排字,拓印。而是叫了另一個管事幫他看著店,他自己則是出了門,往城西趕去。
防採集自動載入失敗,點選手動載入,不支援閱讀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