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兄弟的父親,也就是上一任的莊主,風流不假,深情也是真。
聽起來很矛盾,然而這種矛盾,就真真切切地集結在了這個男人的身上。他年輕時候風流過浪蕩過,但一生的摯愛唯有自己的妻子。妻子去世,他把所有的關愛都集中在年幼的長子身上。
甚至為了保證這個孩子的未來,不惜犧牲掉另一個孩子的生命。
李行舟的母親也不是什麼身份低微的女子,相反她家境富裕殷實,就因為年輕時候豬油蒙了心,才看上老莊主這麼個風流浪蕩子。她以為憑她的姿色、家世、手腕,能夠把老莊主拴得死死的。誰知老莊主婚後在男女關係上沒有絲毫收斂,一顆真心也早就給了別人。
更讓她接受不了的是,自己的孩子,竟然從出生起就註定為另一個孩子犧牲。
李氏的秘密祭祀是這位側室在偶然情況下發現的。她熱愛看書,某次在藏書樓的一個少有人去的角落,發現了一本滿是灰塵的古籍。這本古籍詳細記載了每一個“祭品”犧牲的經過,連他們被魔物吞噬的具體過程也完全記錄下來。
而選擇祭品,最重要的條件即為必須是下一任莊主的血親,兄弟姐妹最佳。
李行舟的母親,這位曾經的大小姐,已經不記得她是怎麼從藏書樓上走下來的。她只記得自己的身體戰慄一整天,為這慘無人道的儀式而害怕,也為自己孩子的可悲命運而悲嘆。
她感到恐懼,但是她很聰明地沒有表現出來。
她只是在不斷地給自己的孩子灌輸一種想法,哥哥是你的仇人,你們之間最終只能活下來一個。
但是你要學會偽裝,你要哄哥哥開心,要和他好好相處,然後不斷地、不斷地尋找機會,徹底結果了他。
李行舟就是在這種教育觀念下成長起來的。
一開始他做的不好。他害怕親生母親,也害怕母親口中會殺掉他的哥哥。但李行舟很聰明。他很快就學會了應該如何壓抑自己的情緒,如何在被惡語攻擊後笑臉迎人,不怨不惱。他和大哥處好關係,對突然闖進來的白柏感到排斥。他能感受到大哥對他的信任在與日俱增,但他依然害怕生父的眼神。
老莊主看他的時候,眼睛裡沒有一絲溫情,彷彿在看一個註定要破碎的瓷器。
沒有人會用那種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親生兒子。
李行舟是分裂的。
他一面仇恨自己的兄長,母親神經質的叨唸、父親殘忍到極致的冷漠,讓他對李停雲又妒又恨。
但另一面,多年的偽裝讓他在看見兄長時,能夠第一時間展露最完美最標準的笑。
他唾棄這樣的自己,又深知自己本不必活得如此辛苦。
如果沒有李停雲……
李行舟想過,如果李停雲死了,深念愛妻的老莊主也不會再迎娶一位新的正妻,再生出個嫡子來。偌大的山莊沒人繼承,終究會落到自己頭上。
他當時只是這麼隨便一想,但具體操作起來又會有很多麻煩,而且目前時機並未成熟……
最後幫他實現想法的,是他的生母。
他的母親,寧可用自己的生命作代價,也要給自己的兒子排除障礙。
李停雲在十五歲那年,被山莊的側室投毒,導致雙腿盡毀,多年打下的修煉根基也毀於一旦。
而李停雲出事後沒多久,李行舟的母親也用一條白綾掛住自己的脖頸。
老莊主對外稱,他的側室是自縊。
但誰又能證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