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唐嫵對《鋼鐵號》這部劇本並沒有報什麼希望,但很快,她就被深深吸引。
事實上,吸引她的並非是什麼偉大的愛情故事,而是男女主在船頭飛翔的動作,僅僅透過劇本上三言兩語的描寫,就深深的印刻在了堂屋的腦海中。
當然,除此之外,最讓她印象深刻的,還是大船裝上冰山以後的時間裡。
在劇本的描述中,海水瘋狂的倒灌,人們瘋狂的逃難,都讓唐嫵感受到了這部劇本的場面之恢弘。
還有版艘船沉入水面,以及大船從中折斷的場景等等,看的唐嫵頭皮發麻,她從來都沒有感覺到一部電影單單只是在劇本描述上就讓她產生震撼的感受,如果全部還原,那麼拍攝出的畫面,究竟會有多麼氣勢磅礴?
“那麼大的船,居然是豎起來,垂直沉入海底……”
唐嫵喃喃自語,她的心都開始隨著劇本的描述而撲通撲通直跳了。
當然,還是那句話,男女主的愛情故事,並沒有讓她有太多的代入感。
在劇本設定中,女主是一個身在上層社會,每天過著“被安排”生活的貴族小姐。
比如與她不喜歡的男人訂婚。
比如行為舉止被規範等等。
可謂是既無奈又不甘,內心是一度想衝破牢籠衝破枷鎖的。
而男主則完全相反,是一個出身於下層社會,卻活出自已的一個男人,靠繪畫一邊旅遊一邊養活自已。
在劇本設定中,男主做自已,真實且有魅力,一度看穿了女主的所思所想,後來,女主也打破內心勇敢,追求愛與自由。
這在唐嫵看來有點扯,過於理想化,現實中也基本不可能發生。
好在男女主的愛情戲只是調味劑。
在唐嫵看來,這部劇本中,更多體現的,則是人類的無情自私,貴族的無知,社會的等級分明等等。
一眼看過去,滿滿的都是醜惡的資本主義嘴臉。
船長知道輪船快要沉了,先組織貴族乘客穿好救生衣,在外面等救生艇。
而下層社會出身的貧苦大眾,卻被船上的服務員用鐵門鎖住。
明明是同搭一條郵輪,卻因電梯樓層高低分為上等與下等。
最讓唐嫵感到憤怒的是,船員不瞭解救生艇的尺度,乘坐救生艇坐的乘客根本沒有坐滿就急急下放,而當後來輪船徹底沉了,下海的人不停的呼救救生艇上的人,明明有機會相救,但幾乎所有救生艇上的人都無動於衷。
明明有多餘的座位啊!
最終,2433名船員以及乘客,最後生還者僅僅只有110人。
剩下的硬生生的被凍死了。
唐嫵忍不住查閱了一下搜尋引擎,發現《鋼鐵號》的最後生還者的確只有110人時,鼻腔就忍不住有些酸澀了。
真實歷史資料上,並沒有劇本這麼詳細的介紹。
比如船長曾說,只有婦人和兒童才能上船。
但最後,可能是礙於人多,選擇了妥協,甚至一些男人都去搶位置上船了。
可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永遠也無人知曉。
從這一點來看,劇本甚至有刻意抹黑與諷刺的嫌疑,比如在已經有線索的情況,有人曾提醒船長,前方有冰山,可船長卻驕傲且自信的命令繼續加速。
當船上的服務員,建議某個上層貴族的人穿救生衣,貴族卻說:“我需要體面的死去,我需要一杯白蘭地。”
最後貴族腰背挺直的坐在椅子上,喝著白蘭地看著海水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