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
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
石板上回蕩的是,再等
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
我聽聞,你仍守著孤城
城郊牧笛聲,落在那座野村
緣份落地生根是,我們——”
敖燕倚在了辦公椅上,只覺得那道呢喃聲,像是大悲咒一般不斷在耳邊環繞,越聽,越是讓人心沉。
一股充滿歷史感的深遠意境,在這段歌聲當中,充斥在敖燕的腦海當中。
那歌聲,彷佛是對歷史滄桑、興衰無常的追問。
讓人聽著聽著,眼前就緩緩浮現出一幅幅古老的畫面……
那一年,城郊傳來嘹亮的牧笛聲。
路過的人告訴這位騎著寶馬,身披鎧甲的將軍,這裡曾有一個女人,到死那天,都在等著她心愛的人。
將軍默然。
那一年,一名老僧回到了蒲團之上,靜靜地坐著,敲打著木魚。
那鼕鼕冬的悶響,彷佛是心臟度跳動聲,又或者是禪房外落在那塊石板之上的雨聲…
敖燕靜靜的聽著,甚至慢慢閉上了眼睛,不去聽那歌詞,而是整個人沉浸在這音律當中。
她的表情悵然,神色略有些哀嘆。
這段歌聲裡描述的故事,如同一座巨山壓在她的心間,讓她心裡有些沉甸甸的。
“《洛陽加藍記》?”
直到整首歌曲結束之後,敖燕才依照歌詞背景,重新翻閱了《洛陽加藍記》描述的千年古都。
整個一下午的時間,她都在閱讀著這本書,耳邊聽著《煙花易冷》這首歌。
直到傍晚,她才長舒口氣。
此時此刻,她對這首歌,有了更深的認識與見解。
毫無疑問,不論是歌詞,還是曲調,這首歌與其他歌曲有著很大的不同,比以往出現的所謂國風歌曲,在文字厚度上,積累的更加深沉。
整段歌詞,猶如一段優美的詩歌。
詩歌中描述的畫面,雖然單獨看起來,略顯支離破碎。
但串聯在一起,卻又非常強大,讓人很容易去不由自主的在歌聲裡自行腦補情節。
在聽歌的同時,敖燕腦海中迴盪著古都洛陽的風采,那一刻,眼前就像是播放電影一般,出現一幀又一幀的故事畫面。
再加上音樂情緒上的引導,這種感覺,就像一碗煮好的湯粉,由客人自行去新增適合口味的配料。
自己添的油。
自己加的醋。
自然都會是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