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業內人爭相討論,對這世紀性的一幕感到興奮。
而有人歡喜,就有人愁。
在何寶珍與關婷嬌官宣加盟蔚來娛樂之後,遠征傳媒的股價開始出現了巨大震盪,僅僅兩天時間,總市值便是蒸發過百億。
原本市值六七百億,排在五大文娛巨頭最末尾的遠征,經此動盪,再也無法與其他文娛巨頭相提並論。
與此同時,一個巨大的、強烈的呼聲在業內傳頌。
“在《功夫》上映結束,新專輯釋出過後,韓森的工作室估值都超過五百億了,跟如今遠征的市值相差無幾!”
“韓森工作室蒸蒸日上,而遠征傳媒江河日下,根本無法相比了。”
“五大文娛巨頭的稱號要改一改了,六大文娛巨頭!”
“不,以我來看,遠征傳媒已經掉隊了,根本沒資格排進五大文娛巨頭,而韓森工作室卻可以!”
“只有五百億市值,與其它文娛巨頭還差了一些!接下來就只剩下最後一個驗證了,倘若《鋼鐵號》上映,擁有堪比《功夫》的票房,那麼韓森工作室擠掉遠征傳媒,成為當代五大文娛公司之一,就不成問題了。”
“這只是時間問題,哪怕韓森的第五張專輯維持這一張專輯的水準,韓森工作室的市值就不會低到哪裡去,甚至會出現在一次的暴漲!”
“《韓森的盛夏》已經是巔峰了,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才能賣到六千一百萬張的銷量,第五張專輯就算質量再好,也不可能達到如今的這個數字了。”
業內動盪,無數投資者都看衰遠征傳媒,這導致遠征傳媒在接下來這段時間,市值不斷跌落,雖然跌幅較小,但卻一直跌了有兩週時間,市值從六百多億,直接跌到了四百多億。
堪稱腰斬。
這與遠征傳媒的業務發展過於駁雜有關,駁雜卻不專精,整個業務板塊沒有出眾的業務出現,所有的業務板塊都只能算是中庸,並不能產生鉅額效益,這對於在很多投資者眼裡,就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典型了。
而其中最受關注的三葉草女團,如今分崩離析,也只不過是這次市值大動盪的次要原因,一根導火索罷了。
在業內,影視行業一哥,毫無疑問是光線經紀,旗下每年生產的影視作品,在各方面都能拿到頂尖資料,不管是收視率還是票房成績,業內幾乎都沒有敵手。
而在歌壇方面,掌握有瀚海音樂網的瀚海傳媒,則是無可爭議的第一話事人,雖然韓森這樣的頂尖歌手培養不了,但在網路歌手以及二三線歌手的培養上,瀚海傳媒有一套成熟的流水線模式,在瀚海音樂網的鉅額流量傾覆之下,瀚海傳媒可以把一首毫無營養的口水歌打造成全民熱歌,價值破億,這就是瀚海傳媒的實力。
當然,從三年前開始,歌壇的格局就有所轉變。
當韓森問世,便證明了,哪怕沒有瀚海傳媒這樣的超級流量造星機器,只要作品足夠好,一樣能夠火遍全球,成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天王巨星。
只不過,這世上只有一個韓森,大多數人沒有能力成為韓森,所以他們也就只能依然奉瀚海傳媒為歌壇最強巨頭企業。
有這兩個超級巨頭在影壇與歌壇霸佔頭把交椅,其他企業想要活的滋潤一些,就有些難上加難了,奇蹟與蔚來、遠征能擠進五大文娛巨頭中佔據一個位置,只能說他們有各自的生存之法。
而韓森工作室的崛起,卻是在五大巨頭眼皮子底下硬生生出現的。
沒有人可以阻擋。
哪怕一些人想要壓制,但奈何韓森崛起的速度實在太快,幾乎是眨眼之間就實現了身份的轉換,根本沒有給人來得及反應的機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韓森工作室成為第六大文娛巨頭,甚至是五大文娛巨頭之一,都已經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有人感慨:“韓森工作室在人脈方面,有大魔頭譚高涵,資源方面有江南衛視的顧敏,而韓森只要不斷的產出優質作品,那麼他的工作室就可以不斷壯大……在工作室的強力支撐下,旗下藝人們的人氣也會不斷增高……無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