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錄制結束後,韓森等人就飛回京城。
翌日,韓森被特地叫到公司。
以譚高涵為首的新專輯製作團隊,在近日終於組建完成。
早上十點。
一場集體會議展開。
會議內容是探討韓森個人首新專輯的製作與發行。
譚高涵一一向韓森介紹著會議室裡的同事,有策劃、宣發、錄音監製、MV攝影等等。
韓森也一一問好,禮貌有加,看的所有人都微微點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經歷了林一那個不著調的天王種子,大家看韓森,越看越順眼。
年齡大怎麼了?
年齡大才懂事,知進退,成熟穩重有方寸。
當介紹到最後一人時,譚高涵笑道:“這位是黎耀輝黎總,是這次新專輯的音樂製作人,有三十年的的專輯製作經驗,曾經也操刀過李昂的兩張專輯,在業內可素有點金手的稱謂。”
韓森看著面前這個頭髮灰白,卻扎著馬尾,年紀已經五十歲以上的男人,笑道:“黎總,以後還請多多照顧。”
“你好。”
黎耀輝微微點頭,他在打量著韓森,與其說是打量,不如說是審視。
相貌、身材都非常不錯,也很有創作才華,本身嗓音質感也很好。
可惜,已經二十五歲了。
如果出道後,一年內沒辦法起飛,那以後可能就徹底熄火了。
不會有第二次的試錯成本。
如此一想,黎耀輝就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承載著整個公司的希望,於是臉色不由自主的便嚴肅起來:“我聽說你如今住在閒庭別院?”
“對。”韓森點頭。
“那些人對你沒什麼太大的幫助,訓練這一個月就足夠了,什麼禮儀課、話術、形體都是虛的,在這個行業,只要你紅了,你說什麼都是對的。”
黎耀輝面色嚴肅:“所以,做好你的第一張新專輯才是最主要的,爭取一炮而紅!公司不是給你在市區裡安排了一套房子嗎?這兩個月,你就別回去了,住在市區,不管有沒有靈感,每天都要按時來公司上下班,我也一樣,大家也都如此,這樣方便一起探討,當下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最快的時間,敲定專輯的整體音樂風格路線。”
眾人都頷首。
包括譚高涵,此刻也表示贊同。
人都是有惰性的,哪怕是譚高涵自己,經常也會憊懶一下,習慣性的拖延工作,如果每天都能有人督促,按部就班的處理工作,或者有一群很棒的同事,那做事效率將會成倍的提升。
“好的,我會盡力,不耽誤大家的時間。”
韓森沒有說的太滿。
因為他還有節目要錄製,所以要在別院裡跟吳宇他們一起排練,不可能每天都在公司待著。
黎耀輝聞言,沉默了一下,蹙眉問道:“你現在寫了幾首歌了?”
韓森說道:“大概,三四首。”
其實,不止三四首,如果算上《蒙面歌王》的參賽歌曲的話,還會更多一點。
黎耀輝訝然,仔細詢問一番,才點頭道:“很不錯,一個月的時間,寫完了三四首具備完整詞曲的作品,已經很難得了……”
韓森忽然道:“但是,風格可能不是很統一。”
黎耀輝道:“一張專輯並非是要統一風格的,關鍵是你是否能夠成熟的駕馭多種風格,如果每一首都是精品級別,那對於專輯銷量的提高,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歌迷的覆蓋面會更廣,而風格統一的專輯,不過是求穩的選擇罷了,不必糾結於此。”
老生常談的東西,但韓森依然表示受教。
黎耀輝點頭讚許。
但因為剛剛韓森沒有立刻答應自己的提議,所以就沒有了一開始的認真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