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暗場聯賽相當於是期中考的話,那麼聯動模式,就相當於是期末的模擬考。
在這裡面,就魚龍混雜了,能夠留到現在還參賽的,每一個都不是普通的超神玩家。
其水準,不僅有著省級選手在內,甚至還有為數不多的職業玩家。
不過,也就是普通職業玩家,真正打出名聲的人,也都不會來參加這種比賽的。
僅管如此,卻也足夠現下的gly成員,當做很強的挑戰難度了。
可能有人會感到奇怪,既然同樣有著挑戰難度,為什麼不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把這當成是一種訓練地方呢?
很好解釋,gly 成員之所以有今日的水平,這都是循序漸進,在經歷了很多次的戰敗後,才有的成果。
聯動模式是跟聯賽的模式差不多,優勝劣汰,輸掉的戰隊,會被即時淘汰。
按照先前的gly成員水準,不僅很難會打到後期的對戰,而且這種模式下,也不會給他們一次又一次重複對戰的機會。
但遊戲匹配就不一樣了,這一把輸了,下一把可以再找實力相近的對手,再輸再來,不用著會被淘汰的顧慮。
之前講過,隨機匹配的對手,是根據勝率以及戰隊的綜合實力判定的。
到了現在,gly所能隨機匹配到的對手,大多數都是實力高出很多的戰隊,要麼就是旗鼓相當的。
這就導致,高出實力很多的戰隊,壓根就毫無辦法的打不過,旗鼓相當的也是輸贏參半。
因此,這就已經算是達到了訓練程度的瓶頸,再繼續進行下去,也提升不了太多實力了,微不足道的提升,意義不大。
現在呢,gly 整體水平趨於目前的極限。類似於聯賽機制的聯動比賽,就非常適合作為輔助訓練。
一來是讓每個人,都能夠熟悉這種優勝劣汰的,團隊參賽機制。畢竟除了陸凡宇、周軍、還有穆少軒三人外,其他人都沒參加過聯賽。
另外,也是想要以此方式,來讓gly成員自己,也包括慕容玖和周軍,看一看gly 目前的水準,到底能夠達到何種層次。
(本章未完,請翻頁)
為了在聯動模式中打出一個什麼名次,只是在這種模式中,找到目前水平的臨界點。
慕容玖和周軍都是大神,難道他倆就看不出來嗎?可以,但也只能是作為判定,並不能作為結論。
資料是死的人是活的,電子競技中,不僅在操作和意識。心態、身體狀況、環境等等,都會成為影響結果的因素。
在這種賽制的對戰中,參賽者會逐一的遇到更強的對手,從而在所有的方面,都會是有所改變。
也許就在這次比賽中,碰到了一個平日打不過的,且實力相當的對手戰隊,卻是因為想要贏得比賽,從而獲得了勝利。
這就能夠讓慕容玖和周鵬看出,到底這個戰隊的水平,是否還有繼續延伸的空間,還是已經達到了目前的瓶頸。
之前講過,聯動模式每位暗場的冠軍皆可參加,當然也有例外,就是暗場老闆特意進行安排,就像是gly這樣。不過,也僅在團戰模式。
比賽時長是在一年,最後勝出的戰隊,便是聯動模式的冠軍,不同於暗場聯賽,只要選手有時間,每天都可以過來參加比賽。
因此,從早八點到晚八點,gly 每天都可以來暗場參加聯動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