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這招到現在,目前只有在普通的匹配競技當中,才作為練習的進行過使用。
效果來說的話,如果對手與自己的水平差距很大,這一招倒是可以進行操作使用,儘管還不是特別的熟練。
但凡是碰到一些旗鼓相當的對手,亦或是比自己強出很多的,這一招就很難在對戰當中進行發揮。
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一招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操作速度、反應、招式間的銜接、什麼時候該進行平a等等,有太多需要注意的點。
並且,隨著連招的加速,越是到最後,最難,尤其是在一瞬間內打滿十二個技能。經過反覆的練習和理解,到現在是可以進行使用了,但前提條件,就是對手必須在完全受身,且沒有任何反擊能力的條件下。
這也是為什麼說,陸凡宇只能在比自己能力低的選手身上操作,卻是不能夠在旗鼓相當,或是大神面前操作出來,因為對手根本就很難會給到他這樣的一個機會。
就算是僥倖的給到了,但還沒等陸凡宇連續性打滿十二個技能的時候,對手早已經利用技能間的空隙,脫身出了他的攻擊範圍.......
說是一瞬間,可陸凡宇還真就做不到像慕容玖那樣,是手速嗎?還是理解?一時間他陷入到了瓶頸,但還是在不斷的練習中,繼續尋求著會發現些什麼。
而坐在他的一旁的李思辰,甚至要比他更加的專注。
此時他正在練習的,是郭子儀交給他的另外一套成名絕技,。
這是由十個技能組合而成的自創連招,其操作的難度,要比“劍風吹雪”難的不是一點半點。
不僅是手速要更快,更重要的在於招式上的銜接,每一個短操作的時間差,過了第五招的之後,就只有0.5秒的時間。
這非常考驗一個選手的功力,手速哪怕是能跟上,可反應必須是跟手速進行著同步才可以。
這麼來看的話,或許還是並不難的。可要知道,招式的使用,是為了擊敗對手。對方可不會像傻子一樣的站在面前。
因此,反應的就不僅僅是使用招式本身,還有的就是對手這邊,到底是如何進行的操作,伺機而動,在最合適的時間下,才可以發揮出此招的最大威力。
否則的話,這套連招就算是能夠用的出來,不說很容易被對手躲避吧,至少想要以此來給對手重創,這就是很難能做到事情了。
要說這套連招,從郭子儀他們從l市走之前,他就已經開始進行練習了,可時至今日,卻依舊掌握不好,更別談拿到實戰中進行運用了。
然,就在今天,李思辰卻感覺自己的狀態格外好。以前感覺不通透的細節,就好像是忽然頓悟了一樣,可以說是頭一次,自己認為很滿意的,將招式在訓練場中,完完全全的使用了出來。
緊跟著,趁著狀態依舊,當這一次訓練過罷,李思辰就立馬將角色,進入到了普通匹配的模式......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