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二章 誰該閉嘴

這醫生比顧主任小了20多歲,說話的口吻卻象在講課:

“患者年紀大、病程長、血壓高,主動脈會發生粥樣硬化、內膜炎等病變,而且很可能超出縮窄段本身,僅僅切除縮窄段是不行的。”

哪個醫院的小兒輩?真是無禮又無知!

顧主任老臉有些掛不住:“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既然病程長,就會因為代償而形成廣泛的側支迴圈,不用擔心主動脈本身。”

“不敢苟同!”

又一位年長醫生加入爭論:“側支迴圈再發達,也不能代替主動脈本身。我認為可以採用‘鎖骨下動脈垂片成形術’,這個術式優點很多。”

這位大肚腩醫生眉飛色舞:“它能減輕縱向張力,減少殘餘縮窄;還能縮短阻斷時間,減輕脊髓缺血。”

說到得意處,他還掰起了手指頭:“殘餘狹窄、癱瘓,這是兩大主要問題,這個術式能有效應對,還有比它更合適的嗎?”

這個示教室內大都是Z國人,聽得懂他們的對話,立刻有好幾個醫生點頭。

顧主任的方案確實夠經典,但經典的含義往往等同於古老,醫學發展日新月異,越古老,越落後。

而大肚腩醫生所說的術式,已經超越經典,有了本質的改變。

它根本不需要切除縮窄段的主動脈,而是把附近的左鎖骨下動脈牽過來,從側面縫到縮窄段上,變相擴張主動脈。

用正常血管加強病變血管,這是一個天才的創意,不但大幅減輕了損傷,還避免了很多弊端。

30多歲的醫生不屑之色更濃,在他眼裡,兩個術式都是老古董。

淘汰使醫學進步,這些老古董術式都應該淘汰,一腳踢進垃圾堆。

同樣,食古不化的老傢伙們完全可以一起踢走。

他們年輕時學了在當時算先進的技術,就一直抱著這技術不放,既沒有動力,也沒有實力去學習新技術。

這種人不淘汰,留著禍禍病人嗎?

“各位前輩,這個術式治療主動脈縮窄的效果確實好,但若側支迴圈不良,左上肢缺血怎麼辦?”

大肚腩醫生笑容頓收。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血管是河流的話,左鎖骨下動脈就是左上肢這個小村莊的生命之河。

現在你為了救主動脈這個大村莊,把鎖骨下動脈給它了,小村莊就活該渴死?

當然了,生命之河被斷,小村莊還可以挖溝渠引水,這就是側支迴圈。

但就跟主動脈的側支迴圈可能發育不良一樣,左鎖骨下動脈的側支迴圈也有發育不良的可能。

側支迴圈發育不良什麼結果?

輕則左臂缺血。

重則左臂玩完。

所以,大肚腩醫生的術式就是在賭,賭側支迴圈不出問題。

這在以前沒辦法,醫生們就只創造了這樣的術式。

但現在不一樣了,國外對這個術式進行了改良,身為30多歲的中堅力量,他想方設法去國外學了回來。

“其實我們可以進一步改良,既然是用左鎖骨下動脈來加強主動脈,那為什麼不能用其他血管來加強左鎖骨下動脈呢?”

老傢伙們瞪著這小子,最不討喜的年輕人就是面前這種。

我們開了一輩子刀,真以為我們啥都不懂?真以為我們完全不看期刊不關注外界進步?

為什麼我們不去國外學?

絕對不是因為我們老了不中用了……除了因為我們精力有限,更因為什麼術式都有侷限性。

你說的那玩意,聽起來很厲害,其實照樣有它的問題。

陶副主任察覺到屋內氣氛不太對,打圓場道:“各位,其實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不過討論不急於一時,王磊已經在進胸了,咱們不妨先看看他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