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幅上,一行行大字極為顯眼:
全體受助者熱烈迎接袁爺爺出院。
祝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袁爺爺我們愛你!
橫幅下,接受了心臟切除——粘液瘤切除——心臟復植術的老爺子笑得無比開心。
王磊嘴角上翹,看著那群人越來越遠,心裡感慨萬分。
和西邊不重視生命、坐視無數老人死去的那些國度不一樣,我們這個社會,是有溫度的社會。
在我們這裡,抱薪者能感受到溫暖。
惡人惡行並不少,但社會的主體,還是積極向上有溫度的。
路上,江婉柔再次打電話商量:“王磊你知道嗎,我們醫院職工一半以上沒有編制,也就沒有撥款,全靠自己掙錢發工資。”
“但現在有點錢的都去外面看病,沒錢的不捨得花錢,醫院發工資已經很困難,績效就更別談了。”
王磊驚訝道:“發工資都困難,這麼窮嗎?”
江婉柔嘲笑道:“這就算窮?我家小學弟開刀開傻了,完全不知道柴米油鹽。你知道咱一個校友去了外省鄉醫院後,看到什麼了嗎?”
“看到什麼了?”
“他去科室找主任報道,最後發現他就是主任,因為科室就他一個人。”
“然後三個月沒拿到工資。”
“第四個月拿了1000,他嫌少,最後發現醫院裡平均工資800,他因為學歷最高,是一等一的人才,已經受到優待。”
“這,拿800塊不得餓死?你不會是逗我玩吧?”王磊震驚了。
“嘁,你這個象牙塔寶寶,”江婉柔鄙視了一句,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想把清單加碼,乾脆提出從骨科入手,建立一乙醫院。”
王磊讚道:“知我者學姐,就這樣辦。”
江婉柔美滋滋道:“那是,我不懂你誰懂你?當然,這只是為了提高他們的心理預期,就跟要開窗一樣,假裝說拆屋頂,吵上一陣,再改成開窗,就容易透過。”
什麼,原來是討價還價,不是真的要創一乙。
但是江婉柔說得有道理,只能一步步來。
等我幾臺骨科手術開好,打出了名氣,賺到了錢,再創一乙就水到渠成。
江婉柔接著說道:“咱們連一院答應合作都先不說。等他們吵得差不多了,咱們再降價,再說出一院的承諾,那樣他們就會感到驚喜連連。”
王磊應道:“行吧,聽你的。”
“降價就要降到位,咱們的心理價位是清單的一半——先買必備的器械裝置、對手術室做必須的改造,其他的慢慢來。”
鄉醫院辦事這麼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