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吻合,腔鏡再次回到腸道,向空腸遠端移動,開始製備帶血管弓的遊離空腸。
秦沛說道:“王老師要做的不是常規的Rouxe
y術,而是‘空腸間置空腸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
“傳統的術式,消化性潰瘍幾乎無法避免,這位患者就因為多次進行傳統術式,而被潰瘍長期折磨,不僅痛苦,還多次消化道出血。”
“由於之前手術沒有解決問題,導致肝硬化、門脈高壓,造成食道胃底靜脈曲張,致使上消化道出血頻繁,雙重打擊下,患者貧血明顯,身體很差。”
“而今天要做的術式,由於膽汁流入十二指腸,就能保證消化道酸鹼度正常,從而有效降低潰瘍發生率。”
“至於肝硬化、門脈高壓,膽道閉塞的病因去除後,至少其進展將會大幅減慢,甚至不再進展。”
又是一個新術式,連續的新知識刺激下,羅伯特已經全然忘了給學生們講解,只顧盯著螢幕,聽著秦沛的解說。
畫面上,王磊由空腸切口至遠端量出50cm長度,隨即將腸管一刀兩斷,只剩下腸繫膜。
腸繫膜就像一張薄薄的網,一邊連著腸管,一邊連著腹壁,裡面有血管、神經、淋巴、脂肪等等,活動餘地比較大,可以支援腸道的移位。
在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其中的血管,它是腸道的血液來源。
“這個術式雖然優越,但較為複雜,難度大,要點多,此時的要點,就是製備腸段的血液供應。”
血供是外科醫生永恆的要點,血供不行,器官必死。器官死了,其他地方做得再精妙,都是水中花霧中月。
血供來自動脈,所以保證血供的訣竅,自然就是保證動脈的完好,這個常識,連科大的學生們都非常明白。
然而,就在眾人聚精會神看王磊如何巧妙保留動脈時,王磊卻一刀下去,毫不留情地切斷了一根主要動脈。
“啊?”
這一瞬間,好幾個人發出同樣的驚呼。
秦沛隨即就解釋道:“保證血供的關鍵,不僅僅是足夠的動脈供應量,張力也很重要。”
“遊離的腸段上移後,張力勢必加大,造成血供困難。”
“如果腸繫膜保留了更多動脈,表面上血供更好,但由於張力大,實際上不如單向的、沒有張力的血管弓。”
“所以王老師切斷了一根動脈,這樣可以鬆解腸繫膜,有效降低張力。”
“各位同學,臨床如戰場、治病如用兵,兵無常形,靈活機動是要點。不管敵情如何,總是布好陣地架起大炮對轟,是最愚蠢的行為。”
他的話是對著學生們說的,醫生們卻都若有所悟地點頭。
製備好所需的空腸段後,遠近端空腸間已經有了50cm以上的空缺。
王磊將遠近端空腸拉到一起,做好吻合,腸道便恢復了正常功能。
此時的形勢,是空腸被拿掉了一段,拿掉這段的一頭,已經和膽管吻合在一起。
下一步,是將拿掉這段的另一頭——也就是遠端,跟十二指腸吻合在一起,整個手術的主要步驟便告完成。
按照正常做法,這時應該在十二指腸側壁上開口,以便將遠端跟它吻合。
然而王磊卻沒動十二指腸,而是在切下來的空腸上面動起了刀。
他先把遠端開口處的漿肌層切除,足足切除了4cm。
這種聞所未聞的做法,讓費舍爾等人再次騷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