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法前進何不後退

喬治走上講臺,看到眾人齊齊翻閱秩序冊,笑著接過話筒:“各位老師,支氣管癌的手術,對麻醉要求較高,現在,我們的麻醉老師正在準備,需要一點時間。”

“為了不浪費時間,王老師決定先做一臺CTOPCI。”

學生們還好,醫生們都眼神震驚,甚至有些呆滯。

普通PCI,半小時到一小時能完成。

CTO截然不同,長期的完全閉塞,導致血管內物質非常結實,幾乎成了石頭。要把這種血管打通、放上支架,還要保證安全,起碼也要兩三個小時。

甚至四五個小時、六七個小時都是常態。

象謫仙醫院現在這麼多CTO病人,靠王磊一個人做的話,哪怕他跟驢一樣不休息,也要做個五六天才是正常的。

因此不少醫生專門請了長假,準備在謫仙醫院打個持久戰。

結果你說趁著麻醉來搞定一臺CTO……你家麻醉起效需要兩三個小時?

“這是一臺成角110度的CTO,之前三次介入,前兩次導絲無法進入,最後刺破內膜形成夾層,被迫中止手術;第三次導絲曾經透過成角處,但後續導管無法置入。”

螢幕上出現患者的資料,多處血管迂曲畸形,尤其目標血管和鄰近血管的角度之大,很直觀地讓人看出導絲進入有多困難。

(關於角度:導絲是從主幹進入分支,二者是T形連線、連線處成角,而非一根血管的彎曲,所以鈍角比銳角難)

醫生們一看就猜到了為什麼失敗,醫學生們則完全懵懂。

儘管這些天他們惡補了PCI相關知識,但還不足以一看就懂。

喬治知道觀眾們大都是學生,不厭其煩地解釋:

“其中第三次失敗的原因,是嚴重成角的情況下,導絲自身扭曲,失去支撐力,後續球囊、支架均無法置入。”

“最後被迫換成支撐力更強的硬導絲,又因為嚴重成角的緣故,多次努力無法進入,不可避免地損傷了血管,不得不中止手術。”

這次大家都聽懂了,疑問就更大了——這麼困難的手術,仔細做幾個小時都失敗了,怎麼就敢說在麻醉時間裡完成?

畫面中,王磊已經完成常規消毒置管,下一個流程就是置入導絲。

喬治看向螢幕的目光也有些熱切,十多臺CTO手術,要用到許多項新技術,難度極大,王磊把大家叫到一起初步講解後,由於沒有實踐,全憑空想,最終只有林思涵掌握最好,所以由她擔綱現場解說。

而喬治自己,只不過是三位背景解說員之一。林思涵不可能在手術室里長篇大論,就由他們三個告知病史詳情,並給基礎較差的學生們詳細講解。

收住迫切想要看到實際操作的念頭,喬治履行職責道:“好了,下面就是導絲的選擇。這種情況下,應該選擇操縱性好的軟導絲,才能順利進入分支……當然,還需要一項創新技術,大家請看。”

王磊選取導絲之後,沒有直接進入,而是將導絲頭部反折,形成天鵝頸的模樣。

林思涵的聲音適時響起:“一直以來,我們對於置入導絲的理念都是前進——從手腕或者大腿根部進入,然後一直往前,直到進入目標血管。”

“這種做法,在遇到特殊問題時,就面臨著進不去的困難。”

“然而,有時候反其道而行之,引入後退的理念,卻能迎刃而解。”

後退?

看著天鵝頸一樣反折的導絲,丁金明的心就像被這鉤形的導絲鉤了一下,將那早就蘊含在淵博知識中、卻始終未被自己發現的想法鉤了出來。

鉤住那想法的一瞬間,丁金明猛地站了起來,伸長脖子往螢幕上使勁看,彷彿這樣就能看得更清楚一樣。

他對自己的失態渾然未覺,目光似乎透過導絲、透往螢幕後方,一直深入到了那個110度的血管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