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
“叮咚!”
雨水不斷的從屋頂漏下來。
潞陽也在下雨。
在張萬和到來之前,雨水還挺大的。
幸好是現在終於小了一點。屋子裡的漏水也不是很嚴重了。否則真是難辦。
趙剛的警衛員小張拿了一個木盆在下面接水。一會兒水就滿了。換一個盆。端走。一會兒水又滿了,又換盆,又端走……
張萬和和趙剛對屋頂漏水這件事,似乎都司空見慣了。
確實,當時的房屋質量就這樣。
潞陽有洋房嗎?
有!
數量還不少。
有日軍修建的。有原來的地主老財修建的。
最漂亮的是一座法式的小洋房,是當初法國人修建的。鬼子來了以後,法式洋房被徵用,成了鬼子接待外來客人的所在。
但是李雲龍不可能將指揮部設定在洋房裡面。否則,肯定會被戰士和老百姓戳脊梁骨的。
事實上,新一旅並沒有在潞陽城內辦公。而是選擇了城外。
這是八路軍的傳統了。
軍隊是不輕易進城的。
尤其是指揮機關,必須是設定在城外。
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擾民,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日軍的飛機轟炸。
如果是將指揮部設定在城內,日軍為了轟炸八路軍指揮部,可能是會將整座城市都炸掉,導致城內的大量居民死傷。
在收復了潞陽以後,李雲龍和趙剛最怕的,就是日軍的飛機前來轟炸。
設定在城外就能避免類似的情況。
“真是一場及時雨啊!”張萬和的心情很好,也有時間和趙剛閒聊了。
得知趙剛暫時沒有戰鬥任務,張萬和就拉著他不放。
說不定趙剛那裡還有好東西。
還別說,真的有。
趙剛拿出了一把玉米種子,還有一把花生種子。
“這是……”張萬和不解。
“楊嶽交上來的。”趙剛說道,“說是很好的種子,產量很高。”
“給我?”
“對。你們不是有農墾隊嗎?要不要試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