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雨水也是淅淅瀝瀝不停。
國軍第20集團軍總司令部,所有的崗哨都披著雨衣。
破爛的街道上,到處都是坑坑窪窪。
偶爾有汽車從積水街道上開過,飛濺起大量的泥水。
“我叫他去死!”
“我叫他去死!”
國軍第20集團軍總司令湯恩伯正在發火。
他罵的不是自己的部下。而是搭檔蔣鼎文。他恨不得槍斃了對方。
蔣鼎文是第十戰區司令長官。第20集團軍恰好屬於第十戰區管轄。但是,作為20集團軍總司令,湯恩伯從來都不鳥蔣鼎文。
大家都是委員長的人,大家都是委員長的心腹親信,我憑什麼聽你的?
結果,兩人往往互相暗中拆臺,互扯後腿。
這一次,就是蔣鼎文扯了湯恩伯的後腿。湯恩伯所以罵娘。
坦白說,對於收復新鄉的作戰計劃,湯恩伯是非常積極的。畢竟,他也想要戰功。
杜聿明率第五軍在崑崙關一戰成名,湯恩伯也很羨慕啊!
他也想打出一點成績,然後好好的吹噓一番,成就大捷。
誰不想揚名立萬?
誰不想萬人敬仰?
剛好眼下就有一個絕佳的機會。
新鄉!
日寇困守。
後路斷絕。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只要集中國軍主力,拼命猛攻,拿下新鄉不成問題。
所以,湯恩伯對這次的作戰計劃非常重視,親自到前線視察,為了就是一戰成名,洗刷李宗仁對自己的“汙衊”。
誰說我湯恩伯不能打仗的?我就打一個給你們看看!
然而,關鍵時刻,蔣鼎文拆臺。
配合作戰的第4集團軍遲遲未到。第20集團軍只能孤軍奮戰。
第4集團軍是陝軍主力,總司令是孫蔚如。將他們調出中條山,有兩個目的。第一,讓他們離陝西遠一點。第二,就是配合第20集團軍打新鄉。
當然,還有一些不能拿上臺面的理由。就是讓陝軍去打頭陣。消耗的都是陝軍。然後作為中央軍嫡系的20集團軍從後面跟上,輕輕鬆鬆摘果子。
這一切,都計劃的非常美好。
孫蔚如也沒有反駁的理由。只能悶悶的帶著部隊離開中條山。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蔣鼎文在關鍵時刻插了一手。他將陝軍扣在了黃河邊。讓他們在黃河北岸先等著。
理由是什麼?
糧食不夠。需要籌措糧草。
如果陝軍進入河南,就面臨沒有糧草的困境。
孫蔚如聽說,只好是帶著部隊在黃河北岸等著。沒有糧草肯定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