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沒有水手啊!
也沒有合適的生意人。
跑船這種東西,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來的。
一般的水手,或者海員,可以招聘得到。但是船長卻是不容易找。
尤其是信得過的,又有技術的船長,鳳毛麟角。
須知道,在1940年,航海技術還不是很發達。沒有衛星,沒有導航,需要依靠很多儀器。
一般的船長,沒有十年以上的航海經驗,根本就不敢跑遠洋。
之前在渤海的時候,繳獲了日寇的貨輪,也是勉強弄回去的。
那是叫勉強開得動。絕對不叫做生意。
不可能離開渤海。
做生意是要跑遠洋的。
要麼是向東跑。跑去美國。
要麼是向南跑。跑去東南亞。
從利潤的角度來說,肯定是跑美國賺錢。
東南亞販賣的,都是一些土特產,沒有什麼附加值。還是工業品賺錢。
那麼,問題來了,跑美國,誰去跑?
怎麼跑?跑什麼?
頭痛……
還是想點愉快的事。
不是有一個國產護衛艦編隊體驗卡嗎?
為什麼加上巡航兩個字?
難道只是路過?
不開火?
不打仗?
那有什麼用?
免費展覽嗎?
依依不捨的回到九號碼頭。
發現黃永望還在這裡等著。
身邊多了一個人。神情很嚴肅的。
“這位是我們碼頭工委的麥向關,麥書記。”黃永望介紹說道,“麥書記是老碼頭了。”
“會跑遠洋嗎?”楊嶽直言不諱,“懂跑船不?”
“略懂。”麥向關謹慎回答。
“我有一艘貨船。可以跑遠洋。拉點貨賺錢。”
“多大的船?”
“排水量五千噸左右。”
“這麼大?”
“對!”
“我們可以去看看嗎?”
“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