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是羅寧他們業務部門與IS/IT部門、數字化供應商激烈爭吵的過程。
業務部門指責IS/IT部門、數字化供應商不懂業務,開發的平臺、系統一點兒也不好用,誤事!
IS/IT部門吐槽業務部門都是一群傻比,不懂數字化,在那亂指揮。
總之,經過反覆拉扯、battle,羅寧從IS/IT部門以及數字化供應商那裡學到了一點兒IT知識,基礎知識他略知一二,太深奧的他也不懂。
羅寧與李一帆交流的過程,是雙方相互學習的過程。
羅寧將他從業近二十年所沉澱的市場營銷、使用者運營等知識體系,深入簡出地分享給李一帆。
李一帆亦將他所掌握的IT知識,化繁為簡傳遞給羅寧。
當然了,李一帆畢竟只是剛讀大二的學生,即便他天資聰穎、技術能力較強,依然需要在電腦科學、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領域繼續深入學習。
未來幾天,羅寧、李一帆兵分兩路,各自忙碌。
羅寧天天往相關部門跑,辦理公司註冊手續。
羅寧將相關資料呈送工商局,註冊資金16.5萬元,股東為羅寧、李一帆,羅寧佔股85%,李一帆佔股15%。
工商局稽核透過,三天後,羅寧領取了江城南瓜影片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
公司正常營業還需辦理稅務登記證,羅寧遞交了稅務登記資料,15日後可領取稅務登記證。
李一帆說他找了位幫手,他覺得比較合適,請羅寧儘快面試。
“這位幫手什麼來頭?”羅寧問道。
“他叫張昊,是我們學院軟體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他的技術能力還行,協助我搭建網站、寫寫基礎程式沒有任何問題。”李一帆作了簡要介紹。
“技術方面我就不多問了,一帆你覺得OK那就OK。對了,你倆怎麼認識的?”
“我倆在校內論壇的技術貼鬥法,鬥來鬥去,就認識了。”
“不打不相識啊!這位張昊師兄,性格怎樣?”
“他在網上牛逼轟轟,在現實中沉默寡言,總的來說,人還比較踏實吧,是個幹實事的人。羅寧,我實話實話,我們學校比我技術能力強的人有不少,但我怕我罩不住他們,一旦他們不服我,可能會影響大局。選來選去,我覺得張昊是目前較為合適的技術人員。”李一帆誠實地說道。
“技術牛逼,性格也牛逼的人,確實難以管理,想要d住他們,你得比他們更牛逼。一帆,我們還需持續提升自我修養啊。”
羅寧認同李一帆現階段錄用人才的標準,他說道:“那就麻煩張昊師兄抽空過來一趟,我跟他聊聊。”
李一帆打了個電話:“請問張昊在嗎?他出去了?我是電腦科學03級的李一帆,麻煩張昊回來了讓他給我回個電話哈,謝謝。”
“張昊沒有手機?”羅寧問道。
“也不是人人都有手機的啦,等等吧,我先幹會兒活。”
李一帆在程式設計師程式設計介面噼裡啪啦敲程式碼。
羅寧坐在李一帆身邊,靜靜觀看黑色介面中的白色程式碼。
“一帆,你寫的是啥?”
“寫個外掛。”
“哦哦。”
作為南瓜影片的大股東、CEO,不需要羅寧親自寫程式碼、稽核程式碼,他身邊有一位程式碼小能手,他大致瞭解一下程式設計師的實操過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