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哥估算得沒錯,剩下的10萬多元資金燒光之前,公司恐怕沒有收入,屬於純燒錢。尋找新的資金,現在已是公司最為緊迫的任務。錢的方面,我來想辦法,請各位各司其職,做好內容、最佳化使用者體驗、保持網站穩定流暢執行,拜託了。”
羅寧穩定住軍心,聲稱他有辦法搞到後續資金。
影片網站極其燒錢,頻寬、伺服器、流量貴得像個無底洞,貴到使用者增長都成為了負擔。
所以必須向投資人要錢,向股民要錢。從羅寧產生建立南瓜影片的想法的那天起,他的終極目標就是IPO。
次日,崔亮、梁謙來到工作室,簽署合同,開始幹活。
羅寧做了條橫幅,將南瓜影片的slogan印在橫幅上:“南瓜影片,人人都是導演。”
把橫幅掛在牆上,羅寧坐在橫幅下方,對著鏡頭開始講話。
“我是南瓜影片的創始人,羅寧。”
“南瓜影片,全球第一個UGC影片網站,致力於使用者原創影片的分享。”
“傳統電視媒體採用製播分離的模式,觀眾們只能在播放的節目中進行選擇。”
“而我們南瓜影片,將製作權、播放權交給觀眾,人人都是導演!”
“我們不再受限於‘被安排’,我們拍我們所熱愛的,播我們所鍾情的,講我們所經歷的。”
“沒錯,人人都是導演,人人都是播客。播放的播,Podcasting,播客。”
“全體網友們,敞開懷抱,盡情擁抱web2.0時代吧!我們為自己代言!”
“cut!”
羅寧錄完了這段影片。
“羅總,你這是向傳統電視媒體宣戰了呀!”
“我剛才拍的這段影片,幫我處理一下,加上字幕,放在我們網站首頁,長期置頂。”
羅寧怕是不能繼續低調了。
他拍的這段影片突出了兩個重點。
第一,強調南瓜影片的全球首創性,明確南瓜影片的調性,以使用者原創內容為主。
第二,挑戰傳統權威,為草根階級發聲。
網際網路行業有句話,copy to china。
就是將美國網際網路的產品及商業模式複製到中國。
一方面能夠快速地將美國的成熟經驗在中國落地實施。
另一方面,今後在美股上市,跟美國人解釋起來也沒那麼費勁。
喏,掏寶,中國版的eBay。
美國人一聽就懂。
影片網站的copy to china,有所不同。
美國的影片網站有兩種模式,油管模式、網飛模式。
油管是UGC平臺,以使用者原創影片為主,營收主要來自於廣告費。
網飛擁有大量的影視版權,或購買,或自制,採取會員付費模式,營收主要來自於會員費。
先說網飛的會員付費模式,在美國行得通,在中國也行得通,但得等到若干年以後。
零幾年這會兒的中國網際網路,盜版代表正義,正版反而代表邪惡。
臥槽?看電影、電視劇居然還要收費?你們這些資本惡霸公然站在網友的對立面,妥妥的邪惡組織!
再說油管模式。
美國人拍攝家庭錄影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沉澱。
數碼攝像機尚未誕生之時,美國人拿著卡帶攝像機,便已形成了拍攝錄影帶的社會風氣。
油管一上線就在美國爆紅,上線僅僅一年多時間,便被谷歌以16.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