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
皇城。
永珍神宮。
女皇高坐龍椅,龍顏大怒。
各大宰相、刑獄司及河南府府尹等,被女皇挨個斥罵,他們紛紛將腦袋低垂,做聲不得,立在大殿上宛若一尊尊活雕塑。
自皇城失火一案發生以來,朝廷不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全力追捕前朝餘孽,可是結果呢?
人沒有抓到一個,反倒讓人家將大梁缺糧的虛實道破,傳得天下皆知,致使陷入危機的大梁又雪上加霜。
民間熱議沸騰,百姓惶惶不可終日,引發的亂子至今還為完全平息。
軍中謠言四起,若不是提前做了部署,只怕整個大梁王朝早就亂成了一鍋粥。
除此之外,周邊各國態度曖昧,尤其是北方的遼國,原本就對大梁虎視眈眈,大梁出了這種亂子他們鐵定會採取行動……
眼見大梁岌岌可危,即將天下大亂,可是這滿朝朱紫貴,竟想不出一丁點有用的應對之法。
女皇當真震怒!
無比失望的斥道:
“爾等說話啊,平日裡不是有很多話嗎?怎麼現在都啞巴了?朕就算是養了一群豬也知道哼哼兩聲!”
面對女皇的怒斥,大臣們只得一齊拜道:“請陛下息怒,以龍體為重!”
女皇氣得酥胸起伏,頹然坐回龍椅,捏著眉心,面色難看至極。
好在,她以女子之身登臨帝位自有她的不凡,加之執掌天下權柄多年,已然養出一股帝王才有的氣魄。
強行將胸中怒氣平息後,女皇忽然想起一件事,看著下面的刑獄司少司寇問道:“少司寇,朕記得前兩日曾交代給你一件事,如今辦得如何了?”
少司寇硬著頭皮答道:
“回稟陛下,那……那千面狐還未回京。”
“還未回京?”
女皇聲調變高,兩眼瞪圓,眼見又要大發雷霆,少司寇及眾臣的腦袋全都矮了一截。
不過,預料之中的事並未發生,大殿中安靜一會兒後,女皇漠然問道:“何故?”
少司寇揮袖擦了擦額頭上沒有的冷汗,恭敬稟道:
“陛下,前兩日老臣已送去急函,命千面狐急速回京,然後潛入蜀國相助購糧之事。可是……”
“此子一向放縱,就連老臣的話有時也不聽……這個孽障,等他回來後老臣定要好好的懲罰他!”
“……”
女皇冷眼以對,冷冷說道:“看來你管不住下面的人,朕在想,是不是應該換一個能夠約束手下的少司寇。”
少司寇聞言心中大急,額頭上真的冒出了冷汗,他先是認真賠罪,請求陛下寬恕,然後對千面狐嚴厲斥罵個不停。
女皇默不作聲,似是在考慮應該換誰去接替少司寇的職位。
大殿中的氣氛頓時微妙起來。
在場的部分宰相,與少司寇的政敵——也就是御史臺走得很近,少司寇吃癟的情況極為少見啊,這些人都在暗中偷樂。
平日裡,刑獄司作為與內衛並列的特權衙門,就連宰相也不放在眼裡,少司寇更是目中無人,平時沒少欺壓朝廷百官。
少司寇啊少司寇,你這老傢伙往日不是高高在上的嗎,怎麼也有今天?呵呵……部分宰相心中冷哼不已,冷眼在旁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