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和魚身的連線,變得順暢,同時這兩者的外形,也有所變化,額頭上長出了短短的尖角,緊貼著馬頭微微翹起,口中也長出了利齒,馬耳縮小而低垂。
總之各種特徵,都發生了顯著變化,相互匹配融洽,彷佛這些來自不同生物的特徵,原本就出自這一幻想生物一般。
據說真龍愛好廣泛,與不同的生物結合,生出九種不同的龍子,比如說與牛生出‘囚牛’,與狼生出‘睚眥’,與鳥生出‘嘲風’等。
所以才有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句話。
真龍的第九子,便是與魚結合,生出‘螭吻’,這螭吻的形象,就是龍頭魚身,常常被凋刻在宮殿建築的頂端,比如說紫禁城屋頂的正嵴,兩邊凋刻的便是螭吻。
因為其形象和來歷,螭吻在民間的俗稱就是魚龍。
此刻融合蛻變形成的魚龍圖,其形象與螭吻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這張圖,其實也完全可以叫做螭吻圖。
蛻變完成,忽然一股赤金之光閃爍,整張圖都變成赤金色澤,而原本色澤不一的螭吻,也隨之變化成赤金之色。
螭吻縱身躍起,立刻由平面化作立體,直接從圖騰變成了法相。
隨後就從天空躍下,衝向周明,隨之與他融合。
赤金光輝之中,周明的全身都隨之改變,化為螭吻模樣,騰躍於天空之上。
螭吻擁有金鯉,白馬,火鬼三種圖騰的力量,其中火鬼就可以騰躍於空,懸浮於天際,融合蛻變之後,這個能力則轉變為飛行,而且速度不慢。
再者說了,就算螭吻不會飛,周明自己也掌握了飛行能力,圖騰本體的狀態之下,他自身的技能,也是可以使用的。
花了一小段時間,熟悉了螭吻形態之後,周明又開始升級技能。
第四個圖騰,化蛇圖。
這也是一種圖騰世界之中的生物,可以變化自身的大小,成年體甚至可以變做一座山那麼大小,隨口一張就能吞下一頭大象。
在人們還沒有掌握力量,沒有開始探索世界的時候,對於化蛇的認知存在巨大的缺陷,只見過體型巨大化的化蛇,卻沒有見過體型微小化的化蛇,因此給其取名為巴蛇。
但實際上這兩種是同一種生物。
化蛇圖第一境界,可以掌握隱藏氣息的能力。
強大的化蛇圖修煉者,甚至連自己的生命氣息都可以隱藏,趴在地上,就像一塊石頭一樣。
第二境界,就能夠獲得自由變化大小的能力,根據實力的強弱,大小變化的極限也有所不同。
擁有這兩種能力,化蛇圖修煉者,可以說是圖騰世界之中最可怕的刺客。
不過,化蛇的大小變化能力,只是單純的變化體型,對實力沒有什麼影響,所以,這一能力是比不上‘大小如意’這一門神通的。
第五圖騰,青牛圖。
第一境界的能力是強化身體,屬於那種全方位的強化。
第二境界的能力是專項強化,只強化力量。
算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圖騰。
第六圖騰,迷蜃圖。
傳說海中居住著一種生物,外形像龍,擁有吞雲吐霧的能力,並能夠製作幻象。
迷蜃圖刻畫的就是這種生物。
第一境界,可以吞雲吐霧,利用這些雲霧製作幻象。
第二境界,不需要藉助雲霧,直接使用幻象,不過雲霧依舊能夠將幻象加強,另外也可以將幻象凝聚在自己身體上,使自己變化為幻象之中得存在。
但這種變化只是單純的幻術,除了外形改變之外,內在沒有什麼變化。
當迷蜃圖也達到圖騰本體的境界,接下來就是第二次蛻變。
螭吻圖再次出現,化蛇的力量融入其中,螭吻那赤金的魚身,便隨之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