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準備好了,那就開戰吧。”
周明說道。
李世民心中大喜,忙道:“好!”
咸陽城近在遲尺,就像一把已經逼到他眼前的利劍,只要輕輕向前一送,就能刺中他的眉心。
就這種情況,他每天都心急不已,恨不得立刻就能將其拔除。
之前還沒有準備好,中低層的力量不足,也就罷了。
他現在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或者說他能準備的,全都已經準備好了。
如此情況之下,自然是越快開戰越好。
但是他也清楚,決定戰爭的從來不是他自己,而是周明。
所以他也就只能等著周明來找他,而不能自己去找周明。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七十萬大軍雖然個個都有修為在身,但這修為並不能使他們達到辟穀得境界。
所以正式開戰之前,還是需要像凡人軍隊一樣,讓士兵們吃好喝好休息好。
所以真正開戰的時間,應該在第二天早上,而不是說周明一句話,就立刻開戰。
在士兵們休息的時間裡面,李世民也召集了手下的文臣武將,開始商討作戰攻略。
事實上,同樣的事情他們在這幾天已經做了好幾十次,早已經有了一套非常完整且行之有效的戰略。
這一次還要進行,主要原因是加入了周明,要將他們的戰略和周明交流一下,最好能夠查缺補漏,避免出現一些漏洞。
話雖如此,但作為最高層戰鬥力,周明其實根本無法參與到普通士兵的戰鬥之中。
他若戰鬥,那便是上天入海,聲勢浩大無比,一點餘波都能在凡人之間造成大片死傷。
所以他不僅不能和普通軍隊一同行動,還要想盡辦法遠離。
他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
“用船渡河?七十多萬大軍,需要多少渡船才行啊?”
周明問道。
長安和咸陽之間,存在著一條渭水河,想要攻打咸陽,士兵們必須要度過這條河。
李世民連忙解釋道:“不需要全部渡河,只需要一部分高層戰力和士兵過去,然後雙面開工,造一條橋出來就行了。
不過在造橋的過程之中,對方恐怕不會坐視不管,所以那個時候的戰爭壓力比較大……”
周明搖頭,道:“太麻煩了,渭水河交給我來解決吧。”
憑他的手段,不管是冰凍還是造橋,都是輕輕鬆鬆的。
他也沒有問李世民等人為什麼不用這種手段,既然對方討論了幾十次,制定的戰略之中都沒有這一點,那很顯然,不是做不到,就是能做到卻有一些缺陷。
便乾脆將這種事情攬了過去。
開戰之前的麻煩事情,值得他出手的也就只有這麼一件,其他的,李世明的人都已經安排好了。
他們這一班子人馬,活生生打出一個大唐,身經百戰,在指揮戰爭,準備戰爭方面的經驗,遠勝過周明。
周明雖然實力比他們強上很多,但他比誰都明白朮業有專攻的道理,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他是一點都沒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