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覺得有必要利用一個週末去多倫多實體考察一番。當個週末我就買車票出發了!
到了報紙上寫的地址之後我驚訝的發現整個學校竟然只有一層樓的規模。和宣傳圖片上宏偉壯闊的五層高樓形成鮮陰對比。徐老師他有才的把整棟大樓從一個恰到好處的角度拍攝下來放在了招生宣傳畫上!但是又不能不否認這裡確實就是學校所在地,讓人無力反駁!
就在我佇立在樓下猶豫著還有沒有必要坐電梯上去的時候,旁邊走來了個臉大腰粗的男生揹著一隻女士小書包。
“哥們,有煙不?”他一副跟我非常自然熟的樣子。
“啊?哦哦,有。”我恭敬的遞上了一根。
“新來的吧?”雲霧繚繞中他眯著眼看著我。
“就來看一眼,還沒決定過不過來上呢!”我不想告訴他我正在打退堂鼓。
“這裡不錯,清一色自己同胞,考試上課都是互相幫助,你看我這樣的只要天天準時出現門門考試都是A!”他拍著胸脯,看著倒是一點都不謙虛。
“你這樣確實看著不像學習好的。”我也連忙非常識時務的誇了他一句。
“哥們好眼力,我在國內從初中到高中,一路都是花錢買進去的!”他突然放聲大笑,一臉無比自豪的表情。
。。。。。。
如果說最終是哪段機緣堅定了我搬到多倫多的勇氣,就是上面那段簡單的對話!它來的是如此樸實無華又充滿了穿透力!
既然比你成績差的人在這裡都能夠如此的積極樂觀,充滿自信!我覺得這個地方一定有他充滿魅力的地方!
之後參觀學校的步驟變成只是走走過場,三間半貧瘠的教室外加每次要拿著鑰匙才能去開啟的廁所。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徐老師全程陪伴並且一次又一次打包票像我這樣勤奮上進的孩子來了之後一定是各所名校紛紛搶著要。而我當時還並沒有給他看過我的成績單,或者並沒有跟他開口說過一句英文。。。。。。
所以這些都沒有像樓下的那段對話那樣如此真實。我心不在焉的聽他講完,最後爽快的許諾一定會回來參加一月份的新生入學,這就回去蒙特利爾打包行囊。
徐老師笑的滿臉褶皺,拉著我的手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及時回來。甚至一本正經的告訴我學費什麼的如果一次性來不及交齊這都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他願意為我這樣優秀的學生勉強破一回例!讓我差點忍不住想要猛誇一頓他浮誇的演技。
剛剛樓下認識的那位同學熱情的送我坐電梯下樓,或者說更多的是想讓我再勻給他一顆香菸。他跟我說他叫Peter也姓徐,讓我腦海中飛速閃過他是不是校長家請來的托兒?不過這種想法立刻就被他憨憨的傻笑和真誠的目光給衝的煙消雲散!
坐在回蒙特利爾的長途大巴車上面我竟然開始有那麼一點點的不捨。三個月發生的事情像電影倒帶一般在我腦海中慢慢浮現。我在這座剛剛開始有些熟悉的城市裡飛速的成長學習著。也是從蒙特利爾這座城市開始讓我感覺有了真正漂洋過海的感覺,異域的河水異域的風,已經漸漸融進我的生活。
而此時的我卻又不得不要去面對另外一座全新的城市。我迫切的想要找到一個可以長期安定下來的窩,但是誰又能保證下一站旅途中的我會不會又是一個匆匆的過客呢?
惜別了老師和同學們,幾個剛剛認識的朋友,惜別了姑媽一家,惜別了給予我無數幫助的幾位傳教士小哥!
都說告別只是為了更好的重逢!我期待某一天和這座城市的重逢,也堅信我和這座城市之間必然有著千絲萬縷緊密的聯絡,冥冥中的緣分讓我對未來可期!
2006年12月26日傍晚。聖誕節後的第一天,細雨濛濛。新聞上說那年的蒙特利爾過於溫暖,十二月份快過完了竟然還沒有見到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雪!可能她是在用這樣的方式保護著我,一個剛剛十八歲背井離鄉來到這所城市的少年。錯過了百花爭豔,鳥語蔥蘢的夏天,她有心地在儘量延長溫暖的時間,讓風雨悽悽來的可以更晚一些!
又是一次匆匆忙忙的決定,又是一次急急促促的分離。我就這樣拖著兩個笨重的行李箱坐上了開往多倫多的火車,500多公里的距離!
此時我未曾想到,不知不覺從那一刻起,我在多倫多的故事就正式開始了!十年間無數的酸甜苦辣,相聚離別就這樣悄然間拉開了大幕!
我留在多倫多的記憶與青春。長長的鋪墊寫到這裡,這本書才算是真正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