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們很欣賞恆太集團為了減少負債大肆變賣資產,在他們眼裡這才是有擔當負責任的企業該做的事情。
金融市場的投資者並不買賬,小區樓盤都賣出去了,還要負個雞毛負責。
一旦申請破產,那就是業主跟銀行的問題,關地產開發商屁事。
現在對業主們負責任,
那誰來對投資人負責任?
恆太集團的市值,曾經能超越萬科達到三千多億港幣,穩坐第一地產商的寶座,與集團的生態戰略息息相關。
金融市場就是講究假大空,產品賦能,產業聯動……把一些淺顯易懂的話,翻譯成別人聽不懂的話,那樣才能更好的欺騙外行人進場投資。
也是網際網路大廠熟悉的黑話。
而地產太過於樸實無華,拿地貸款賣樓建樓,一眼都能看到頭的前景。
想要從金融市場獲取資金,必須想要搞點新專案,才可以更好的騙錢。
學習網際網路多元產業聯合策略,成為每個大集團企業都要考慮的事情。
前段時間因為房理基金暴雷,盛世保利綠地等等一線地產商,紛紛選擇壯士斷腕,造成股價跌幅3050%不等。
唯獨恆太還在硬撐,投資者都以為許家音是在憋什麼大招,所以才有恃無恐,不懼經濟大環境不行的危機。
現在看來確實是在憋大招。
先是出售恆馳汽車,接下來又大規模拋售文體金融等業務。
負債近兩萬億的大型集團,想要償還高額負債,靠節流是行不通的。
僅剩的優質資產都沒,銀行都不會貸款,恆太這麼做,無疑是自尋死路。
金融市場的反應是最為迅速。
國內的地產商喜歡赴港賺刀勒,恆太集團也不例外。
在趙龍舉辦的會議結束之後,市值3000億港幣的恆太集團,股價瞬間暴跌70%,僅剩900億港幣。
國內外各大金融機構下調評估,有極端點的機構,類似高盛投資,看熱鬧不嫌事大,給出有退市風險的評估。
機構之所以能在市場無往不利,很大原因是因為專業金融分析團隊。
華夏有五千萬股民,不可能每個人都經過系統性的金融培訓。
各大機構給出的評估報告,以及機構對某隻股票的態度,很大程度影響散戶們的投資決策。
大a好不容易穩定幾天,港股又開始作妖。
無數散戶再次哭爹喊娘。
大a虐我千百遍,
我待大a如初戀。
經濟興韭菜苦,經濟敗韭菜苦。
網際網路上各種段子頻發。
恆太都暴雷了,前幾天同樣嘴硬的碧桂園,會不會是後車之師?
碧桂園不可避免被牽連。
香江就是個金融工具,大部分企業的基本盤都在內地。
港股恒生指數開盤暴跌10%,大a也不可倖免被牽連,開始向2500點俯衝,千股跌停再次來襲。
十天之間,
三次千股跌停,
沒有半點反彈的跡象。
國內的經濟大環境確實不行。
散戶們不再報以希望,除了跌無可跌的擺爛者,大部分都選擇割肉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