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訣》以甲骨文書寫而成,全書共有七千四百餘種字形,只有三千多個字形被人破譯出來。
歷代的擁有者將自己破譯出來的字形註解和對修練法門的猜想用蠅頭小字記錄在冊子上。
這些猜想全部都是扯淡,連全文都沒通讀,還談何心得。
齊放自然識得甲骨文,將書中文字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
《長生訣》是一門最頂級的道家神功,對修練者的心境要求極高,這一點倒是和佛家至高無上的武學寶典《易筋經》有異曲同功之處。
道家的核心思想有兩種,一為老子的“無為”,一為莊子的“逍遙”,修練《長生訣》首先要有“無為”的心境。
無為而為,順其自然。
老子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淮南子》中有言:“無為為為,而合於道,無為言言,而通乎德。”
孔穎達曾說過:“任運自動,不須營造,是無為也。”
《長生訣》的歷代擁有者都將其當成道家至寶,窮盡畢生心力去研究,不是為了練修絕頂的武學神功,便是為了追求虛無飄涉的長生,這種心境反倒落了下乘,不合“無為”之道,因此在徐子陵和寇仲之前,從來沒人能將《長生訣》練成。
徐子陵和寇仲因傅君婥之死而大受打擊,如同失了神志,渾渾噩噩,甚至想要在山中孤老終生,只是隨意地去修煉《長生訣》,將其當作一種消遣和慰藉,並沒有一定要煉成無上神功的心情,觀日升月落,順其自然,機緣巧合地達到道家的“無為”心境,符合《長生訣》修練要旨,修成了數千年來始終無人練成的道家神功。
《易筋經》也是如此,莊聚賢不知道“易筋經”就是《易筋經》,身受千年冰蠶之毒,為緩解自身痛苦,下意識地按照易筋經圖譜上的行功法門運轉內力,反倒修成了佛家至高武學神功易筋經。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辦法也行得通。修練者若是擁有極強的神魂之力,強行越過“無為”這一關,也能修煉長生訣。
齊放剛好符合這一點,在主神空間閉關時,《太上感應錄·築基篇》有所突破,達到第二階段“天人交感”之境,神照天地,心感自然,可以無視“無為”的要求,強行修煉長生訣。
三日後,齊放將北冥真氣全部轉化成長生真氣,心中暗道:“與北冥相比,長生真氣更為精純,運轉如意,精妙之處更勝一疇。”
只見他伸手一招,地上的塵土便飛到空中,化做一個小圓球懸在手掌上方,氣隨心動,由塵土匯成的小圓球頓時散開,變化成一隻展翅欲飛的鵬鳥,下一刻又變成一隻咆哮山林的猛虎,接著又變成一條遨遊九天的神龍,纖細的龍鬚如波浪一樣隨風浮動,栩栩如生,妙到巔毫。
……
石龍道場裡的氣氛有些異樣,竟然被大批官兵包圍起來,官兵裡還有一些穿著禁衛軍服的大漢,顯然出了些不同尋常之事。
城中的居民和遊商路過道場附近時,紛紛加快腳步,匆匆而過,都不敢多看一眼。
“石龍道場是揚州城裡僅次於竹花幫的頂尖勢力,場主石龍更是揚州第一高手,究竟犯了什麼事,竟然被官兵包圍。陵少,你說是不是場主石龍準備舉兵起義,被隋軍提前得到訊息,所以派兵圍剿?”寇仲站在遠處,好奇地張望著。
“是與不是都跟咱們沒有關係,又到月底了,還是先想想怎麼完成言老大的任務,否則又要捱揍了。”徐子陵拉著寇仲,隨行人快步走過。
“可惡的言老賊,只知道欺軟怕硬。”寇仲恨恨地說了一句,又道:“希望今天能遇到一個肥羊,最好是那種上了點年紀,衣服華麗,單身一人,且又滿懷心事,掉了錢袋也不知的那種老糊塗蟲。”
“那趟就是你這混蛋要找老人家下手,後來見人搶地呼天,又詐作拾到錢袋還了給人家,累得我給臭言老大揍了一頓。”隨著徐子陵的話音漸漸遠去,兩人沒入了匆匆的人流中。
石龍道場。
“宇文兄來遲一步,《長生訣》已經不在石某手中。”石龍看著面前的宇文化及,臉上露出一抹自嘲之色。“數日前,有人先於宇文兄一步登門拜訪,石某技不如人,為求保命,只好將《長生訣》交給來者。”
宇文化及一副不置可否的樣子,淡淡地道:“石兄貴為揚州第一高手,來者能令石兄俯首認輸,連全身而退的把握都沒有,定是一位名震江湖的絕頂高手,在下倒是想認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