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奉天省在徐世昌治下可謂是井井有條,漢人、旗人的官員也算是被理清了枝枝蔓蔓,一個個和徐世昌算是站到了一邊,奉天理清楚了,往後就是吉省了,不日,曹錕便會率領他帶來那一鎮軍隊中的一大部分前往吉省駐紮。
關東三省,在徐世昌心裡可是有著排名的,單論人口,奉天900餘萬,吉省300餘萬,黑省100餘萬。所以這奉天居首位,吉省次之,黑省墊底。
而且黑省地廣人稀,治理不易,見效也是不大,徐世昌這次的新政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奉天、吉省兩省身上,眼下,黑省巡撫都還沒到位,有點群龍無首的意思,暫時就擱置著,等過兩年騰出手再說。
不過,這朱傳文的到來,倒是讓徐世昌有了點新的想法。
兩人在飯桌上就坐,這丫環、僕人們就開始往上端酒菜……
當了一品大員,這吃食自然不能委屈自己,關東真是個好地方,連山接海的,徐世昌主政一方自有各縣府的知縣、同知為表忠心送來的好東西,這朱傳文看著飯桌上的四道菜,因為和夏元璋交好的關係其中兩道山珍還是認識的,猴頭菇燉雞和蜂蜜熊掌,能和這兩個菜並列,另外兩種海味也自然不差,不過就稍微素了些。
“傳文,別拘束,你是寶森的晚輩,更是開山的兒子,咱兩家也算世交。”徐世昌一開口便是長輩的態度,不過這話也是不算錯。
“總督大人。”說著朱傳文就起身,舉起酒杯,這是規矩,晚輩和長輩吃飯,這總得先敬酒表示一下。
徐世昌也是沒客氣,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如果說對朱開山,徐世昌還有防備之心的話,作為看過《射鵰》的他,自認早就瞭然朱傳文心中的拳拳愛國之心,一般人可是寫不出“為國為民”的東西,對朱傳文倒是很親近。
“傳文,對於你爹的保險隊你怎麼看?”徐世昌有意問著朱傳文的意見,在他看來冰城的漢耀其實也算是朱開山的產業,而這個在冰城的朱傳文只是朱開山推到臺與俄國人周旋的代理人而已。
朱傳文現年不過20,徐世昌有此想法自然再正常不過。這一問便是試探,緊緊盯著朱傳文的表情,期待著能從朱傳文臉上得到一些情報,雖然說父子一心,但是說不準還有意外收穫呢。
“大人,其實最開始時,成立保險隊的目的便是保一方平安,在三江口,曾經有個叫杜寶山的土匪,為禍一方,還殺了我爹的一個兄弟,這才糾結鄉民反抗。”朱傳文面無表情的說道,和安德烈的數次交鋒,早就磨鍊的他學會了隱藏自己的心思,也早就想到過徐世昌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我知道,這杜寶山劫過黃綱,倒也算是死有餘辜。”徐世昌餘光掃過,倒是沒發現異常,他記憶裡不錯,這黑龍江將軍上報的“活捉杜寶山”一事朝廷也是給過嘉獎,再後來朝廷讓他主政關東,他也是拼盡全力要來了吏治改革的權利,其實起因也是這件事兒,這可是充分反映了關東糜爛的吏治,如果不整治,遲早釀成大鍋,比如他就想過,朱開山因此事打上依蘭府。
“還有一事,這大人應該也知道,這杜家世代為禍關東,他還有個侄子,就是大人前段時間剿的那個杜立三。”朱傳文又充了一句,說這事兒自是再次提起關東三省“胡禍”,為朱開山成立保險隊為自保打鋪墊。
“哼,雞鳴狗盜之輩而已。”徐世昌倒是對這杜立三深惡痛絕,小小鬍子,敢自稱“大人”,就這一點,在這個晚清重臣手裡算是判了死刑。
“所以,其實我爹那個保險隊,起初就有著“三守”的職責。”朱傳文藉機說道。
“何謂三守?”
“便是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朱傳文一臉的正氣。
“好!傳文,有這覺悟,這三府,餘放心矣。”徐世昌沒想到,朱傳文居然說的這麼精闢,這對朱開山的戒心,到此,已全然的放下,尤其這“守”字,在徐世昌看來用的極好,如果這朱家保險隊從成立之初便是這種理念,那這朱開山非但不是面忠實堅之輩,而是國之義士啊。
或許自己多心了,徐世昌暗暗的記下這個事情。
和長輩吃飯不管在哪個時代都是較為煎熬的一件事兒,尤其還是這種位高權重的長輩,在徐世昌吃東西的時候,朱傳文也才拿起筷子,快速的夾上一大口,偶爾餘光還瞟向徐世昌,隨時準備提起酒杯。
“聽濱江同知尹崇祿說,你這《射鵰》在冰城被稱之為武俠?但是何謂武俠呢?”徐世昌放下試探的心思問道。
“大人,在您面前我也不說瞎話。”朱傳文放下筷子說道。
說實話,這在那個資訊大爆炸的年代算是超級古老的問題,這種事兒不把人侃暈才怪。
“大人,您看過《老殘遊記》嗎?”
“看過些,不過……”徐世昌從底層一步步走到今天這個地方,這現實往往比中的東西更加殘酷的直擊人心,但是他很少評價清國的官員,這也算是他成功的秘訣吧。
“老殘這種人,我覺得是文俠,而郭靖這種人,我稱之為武俠。所以對於俠字,我覺得就是對於善惡有著自己評價標準,行事有著自己的判斷,當然最終的要的便是承擔自己的後果。如果做事不考慮後果,便不是俠,我不殺伯仁,但伯仁卻因我而死這種事兒,我覺得稱不得俠。”朱傳文說道。
徐世昌還在細細咀嚼朱傳文的話,心裡暗自分析著,說話有邏輯,有自己的見地,的確不錯。
這和朱傳文面試那些掌櫃的事兒也是一樣,說是吃飯,說是閒聊,但是這種老狐狸總有自己的目的,一環扣一環……
朱傳文大概的解釋了一下俠,看徐世昌沒說話,又補充著:“其實還有一點,寫武俠也只為圓夢,您也知道我朱家和宮家的關係,我爹自小練武,傳文無此毅力,轉而學文,但是心中對於武人的快意恩仇,這心中自是期盼。”
“少年心性!”徐世昌心裡暗暗又在朱傳文的身上加了這樣的評價,隨即開口說道:“還是學文好,學武傷十人,學文敵萬人。”徐世昌倒是覺得朱傳文選了一條更為光明的道路,作為現在清廷少有文武雙全的重臣,徐世昌自然也有資格說這話。
倒不是說徐世昌也會武,而是說他的的統兵能力,小站練兵前後袁世凱共練5鎮,他徐世昌也可謂功不可沒,被袁世凱尊為兄長,上奏下達,居中解決各鎮之間的矛盾,所以這除了袁世凱,徐世昌可以說是唯一能指揮得動那些驕兵悍將似的人物。
還有一事,日後的辮帥張勳,此時也在奉天,正在給徐世昌鞍前馬後,當著三省巡防營的翼長,節制三省巡防營,後來張勳其實對徐世昌也很是尊敬,時間截止到復辟之前吧。
由徐世昌入關東就可以看出來,他和北洋一系息息相關,可謂是枝蔓相連。
“是的,大人,我也覺得學文好一些。”朱傳文附和著徐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