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九章漢耀造2.0

朱傳文也在這糾結的心情之中得到了一個好訊息,聶士則的槍這次算是定下來了。

鐵器三廠,經過重新的建設,這廠房現在還有些空蕩蕩……

“老聶,槍的事兒怎麼樣了?”朱傳文進來就找到了聶士則。

“東家,這槍我造出來了!”聶士則顯得很是開心,有點像浴火重生的感覺。

有些人就是這樣,從牛角尖鑽出來了,人就一下通透了。

起先,聶士則可是雄心壯志的很,誓要造出一款適合清國人用的馬步槍,但是越造就越鑽了死衚衕,他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結合G98和莫辛納甘搞個串兒。

但是槍械的製造,也是西方多次設計研究的才定稿的,哪裡是聶士則一個人能搞定的。

在一次徒弟點醒之後,聶士則直接拋開了結合的想法,開始專心改造起了莫辛納甘,給槍機加裝了空槍掛機不說,還弄出來兩款不一樣的槍械。

“這怎麼是兩把?”朱傳文看著一長一稍短的步槍問道。

“東家,你看,這長點的我稱之為莫辛納甘步槍,這槍身和現階段莫辛納甘相同,只是加裝了不少G98的優點。這槍沒什麼說的。”聶士則一副沒啥說的,就是好的樣子。

“那說說第二把。”

“第二把就是騎兵專用,東家您看,槍身的刺刀是三稜的,而且直接摺疊在槍口,騎兵使用馬刀,這第二把刀的加裝就有些不方便,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騎兵使用刺刀更加方便。”

“這就定了,再不改了?”朱傳文點點頭,對於這樣的改動也是認可,不過,他是很怕這聶士則有反悔,畢竟這錢花出去,可就不能動了。

“不改了東家,我也是鑽到死衚衕了,有著這樣一款優秀的步槍,我仿製就好了,之前老想這超越這兩把,倒是我浪費東家時間了。”聶士則有些懊惱,也是承認著自己的錯誤,朱傳文給的條件優越,一下子讓他膨脹了,但是膨脹過後深深的感覺到自己能力的不足。

“沒浪費,也算是做了技術積累嘛,現在這技術吃透了?和俄國造的步槍有差距嗎?”朱傳文問道。

“東家,這沒差距,俄國的工藝比德國的簡單,而且等工匠熟練了之後,可能這質量還能稍稍提升,後期,我還打算試試東家您說的那個瞄準鏡,但是現在冰城的玻璃廠並不能夠造出我需要的這種瞄準鏡。”聶士則整個人通透了之後,似乎對於他親手改良的莫辛納甘改的配件更加上心了。

這就對了,朱傳文暗暗點頭,總算是把事兒拉回到了原定的軌道上,不過也是很驚喜,至少聶士則這研究槍械的時間沒浪費,跟著做的工匠都是由聶士則親手培養的。

“這事兒你去和老谷商量,兩個地方,一個是日本,一個是德國,兩地去找找,看看有沒光學儀器的廠子。”朱傳文說道,給了聶士則目標。

這一批加裝瞄準鏡的步槍,自然是朱傳文給朱少芳支隊配備的,往後還得向著各個支隊推廣,一個神槍手,配上好槍,這作用可是很大。

而聶士則,也是暗暗記下了光學儀器這個名詞兒,打算和谷庵升好好商量一下。

這事兒定了,朱傳文也就開始往鐵器三廠撥款了,步槍生產線分為三階段的建設,首先是槍機生產線的進口,這事兒得找阿列克謝,而且後期還得自己改造,實現聶士則新增的功能,至於其他型號的機器,則是在大筆的撥款下,有鐵器二廠實現仿製。

鐵器三廠,也是就是槍械製造廠的建設往後是鐵器一廠、二廠、鍊鋼廠配合的主要工廠。

3年建成,先期投資30萬銀元,多筆訂單會回流到一廠、二廠還有鍊鋼廠,最終達到年產1萬支步槍的規模,預計1909年中建成。

第二步則是再投資15萬,在工人熟悉之後擴充部分機器,再次配備一臺蒸汽機,擴充產量到3萬支每年,預計1910年上半年建成。

最後一步要趕在1911年前,整個槍廠的電機化改革,這筆大概要投資10萬個銀元,產量還能擴充,按照聶士則的預計能到5萬支。

至於為什麼一開始不上電,這也是聶士則自身的短板問題,總是聽說電機,但真正的還沒見識過,這些產量除了前兩步,其實第三步也是聶士則自己預估的,但根據這其他國家的形式,由蒸汽機變電機之後,這產量翻番是肯定的,就是不知道會翻多少。

不過先期,這第一筆10萬個銀元算是立馬到賬,讓聶士則組織機械的購買和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