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一章破平壤

朝鮮,黑嶺

李範允努力瞪著朝鮮人特有的眼睛,足足瞪出有黃豆辣麼大:“潘教官,打平壤?”語氣中帶著無比的驚訝,甚至還有一點點後怕的顫抖,這朝鮮義軍剛從日軍包圍圈中跳出,深諳中國文化的他覺得正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階段, 往咸鏡道北部的山區跑與居俄朝鮮人聯絡上才是他如今的目的,這再折返打平壤不是自投羅網,白跳火坑嗎?

還有,這面前的清國人不會是被日本人收買了吧?李範允心頭浮現出如此的疑惑,腦子裡不禁浮現起日俄戰爭時期活躍於日俄之間,但多是日本別動隊的清國土匪, 要說沒有清廷的放縱是斷然不會出現如此情況的……

而覺得被收買了,也是隻因這個提議實在是太過於驚悚。從之前的行為來看,潘國喜還是可信的,李範允心裡如此的分析道,那就再聽聽。

“李將軍,你覺得如果現在日軍發現我們向著咸鏡道方向移動,再調集咸鏡道方面的日軍圍追堵截,我們還能跑的了?或者你真以為我們藉著熟悉的地利跑到了這黑嶺之中,沿著北大峰山脈,日軍就真找不到了我們了是吧?”潘國喜儘量學著朱傳文淡然的語氣。

從進了黑嶺,李範允就自領朝鮮抗倭將軍,任命潘國喜為義軍教官兼軍事顧問。

“調集咸鏡道的日軍?”李範允開始了前怕狼後怕虎,心裡也是思索了起來,北大峰山脈現在雖好,但是山脈之中行進自然是更慢,他的本意是前往咸鏡道的清國、俄國、朝鮮的三國邊境,一邊接受居俄朝鮮僑裔的資助, 一邊再從潘國喜這裡購買清軍的裝備。

這些都是上好的俄國貨,他在清國待過, 知道這倒賣物資是常事兒,那麼大的國家給他擠點兒裝備還不是跟玩似的。

“對,當我們從北大峰山脈冒出頭的時候,就是我們全軍覆沒之時!”潘國喜給出了這樣的定論。

“但是打平壤,我們的裝備也不夠啊!”李範允思索著自己能想出的藉口,語氣有些鬆動。

“我會想辦法,但是這些東西,得加錢!”

果然,清國人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這倒是打消了一點點李範允的疑慮。清國與朝鮮有著上千公里的邊境線,水境線居多,而朝鮮與俄國,就只有8公里的水境線。和誰合作有著優勢這並不難判斷。如此執著跑到咸鏡道邊境,也是因為有著清國人的支援,後續的裝備還會到位。

與俄國境內聯絡是為錢,與清國聯絡是為槍!

黃州的事情告訴他,遠離兩處他們如今就是無根之浮萍,秋天的螞蚱。

當然,這也是為什麼李範允捨得將來之不易的莫辛甘納送給平壤周邊少量抗日力量的原因之一,後續還有。

“錢是沒問題, 但是我們打完平壤有什麼益處呢?”

“三個益處,第一, 能讓大量日本軍隊投鼠忌器, 捉摸不透我們的位置,不敢離開平壤這個朝鮮西邊重鎮太遠,我們有著充足的時間選擇山路趕往咸鏡道;第二,讓朝鮮有反抗意識的國民知道:如今,還有著一股反抗日本殖民的力量在活躍;第三嘛,不知李將軍想不想青史留名?”潘國喜的語氣中帶著點誘導,隨即也是拿出了朱家保險隊集合眾參謀之力弄出了作戰方案。

李範允看完潘國喜的作戰方案之後心中也是有了些底兒,邁著沉重的步伐向著自己的營地走去。

目送義軍首領離開,潘國喜將自己手下的行動隊員收攏起來,開始分配任務,剛才的作戰方案也只是朝鮮義軍的行動,關於行動隊的自然有著自己的任務。將除了電訊員之外的所有隊員派往圖們江,在那裡,朱傳文會提供一批屬於行動隊特有的裝備用作支援。

傍晚,當潘國喜正在吃晚飯的時候,李範允已然換上一身輕便的裝束走了進來:“潘教官,這打平壤就能掩蓋我們的行蹤?”

這是做決定了!

“對!至少我們有著充裕的時間趕往咸鏡道!”

“那這平壤我們打了!”李範允的手臂輕輕抬起,重重落下。不知是哪一條理由說服了他,他腦海剛剛可是閃過曾經接受中國文化教育中兩個重要的人物,辛棄疾,岳飛……

“好!將軍真乃英雄也,定能在朝鮮史書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與義軍首領達成共識,這正在休整的義軍也就行動了起來,潘國喜的行動隊總是神神秘秘,李範允已然習慣,他的義軍隊伍也是不斷的切割分散,屬於義軍最核心力量的青年團體也被派出去小部分,開始著手平壤方面的佈局。其中最為特殊的,則是一匹快馬從黑嶺疾馳而出,向著平安道龜城方向衝去。

……

平壤,地處大同江下游平壤平原和丘陵的交接處,東、西、北三面是起伏的丘陵。如果說歷史,平壤從那個據傳說可能存在,活了上千年的檀君時期就有,檀君,名王儉,所以平壤也叫王儉城。

到了如今的大韓帝國時期,平壤又是煥發出新的生機,是日本人在朝鮮西部守望清國的重鎮,駐朝的日本第2師團司令部便在其中,也稱平壤第2師團,不過如今的平壤城內,僅有著守軍1700人,多數還為朝鮮軍隊,和某個時代的偽軍有些相似,聽命於第一韓奸李完用。

而在平壤東南的長慶門不足一公里的地方,朝鮮義軍經過為期兩週的運動戰,一個個正佝僂著,隱匿在夜色之中。

潘國喜看了看懷錶向著身旁的李範允問道:“您的部將應該已經到了吧?”

李範允同樣也是看了看時間,“到了,正在等我們這邊發出訊號,潘教官,打嗎?”他心裡還是沒有底兒,雖說日軍被他們已經溜了一圈兒,還在黃州造出了聲勢,如今日軍的大股部隊正在合圍黃州,企圖將義軍全殲與黃州的山川之中,殊不知除了少量參與遊擊的義軍,1500多人的大部隊已然趕到了平壤城外。

這些被李範允聚集在一起的朝鮮青年還真算是有精神,為期一個月的戰鬥後,身心雖然依然疲憊,但還是有著足夠的鬥志。

“打!”潘國喜掃視一圈,覺得軍心可用,將一截兒菸頭扔在地上,狠狠的用腳碾滅,向著李範允建議道。

50多的李範允好似一下子充滿了精力,從荒草堆裡翻起來,手拿著駁殼槍對天就是一槍,義軍們也是爭先恐後的從草垛後、土堆後翻出,直衝還有人經過的長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