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三八式步槍

漢耀中學綜合樓是一棟3層的小樓,像是一個直角一般,為了掩蓋前期設計的缺陷,隱藏這種風格教學樓在漢耀後期建築中的不搭配感,科加斯這位設計師開始整花活,從植物入手,將漢耀中學綜合樓開始懸掛式的進行植物覆蓋。

在漢耀中學,這所教學樓的名字有些不太好聽,叫做綠樓,但也比之前什麼花樓好多了,要不然乍一聽還以為是什麼解決人類原始慾望的地方。

鮮兒的辦公室在綠樓三層,“理事辦公室”朱傳文看著門口銅製的銘牌,敲門之後推了進去。

“我就知道你要來,怎麼?你們的誓師活動結束了?”鮮兒抬頭看了一下自家男人,隨後說道。

“又聽見了?”朱傳文憋著笑。

“得,也讓你聽聽!”鮮兒“啪”的一下推開窗戶,拖拉機發動機的轟鳴聲的確不絕於耳。

“再忍忍吧,冰城大禮堂的設計工作,科斯佳和他的學生們快完成了,預計6月中就能動工,整整67人的設計隊伍啊。

除了被派往鴨山執行當初規劃的設計人員和外派各個地區取材的設計人員之外,算是漢耀全部的設計力量了。”朱傳文敲著二郎腿,穿著皮鞋的腳以腳踝為固定點,旋轉著放鬆,鮮兒總覺得機器的轟鳴聲是噪音,但是他就喜歡聽這種聲音,尤其再伴著綠樓外植物的芳香,感覺又有所不同。

“別得意了。”鮮兒起身,推了自己男人一把,在學校時間長了,就見不得這種二流子做派,就連自己男人也不例外,“大學堂的第二們專業要開課了?”

“是啊,也不算開課吧,就是把之前科斯佳的辦公環境換了下,讓跟著科斯佳的那些學生回爐重塑一下。”朱傳文點點頭,二郎腿放了下來,捉起鮮兒的手在手心裡撓了一下,意思很明顯,和自己擺起譜了,那可得好好探討一下人生。

鮮兒迅速的抽回自己的手,目光中警惕的意味深長,自己男人可是有著在漢耀總部前科的,但是這裡是學校可不能亂來,隨即藉著朱傳文的話說了起來:“怎麼重塑?我就是聽到這個方案了,但是具體的,科斯佳到現在還沒報上來。”

“不是和你說了,冰城僅剩的67人設計隊伍正在趕製冰城大禮堂的設計圖。”朱傳文笑了,看來自己媳婦還不完全有著管理者清醒的頭腦,被自己一撩,這大腦就稍稍有些宕機。他接著說道:

“我是這樣想的,由科斯佳牽頭,但是這次我們吸收喬洪國一系列建築工隊的一部分優秀人才,漢耀大學堂土木學院也該開辦起來了。”

“土木學院?”鮮兒腦子裡微微的過了一下這個學科,總的來說就是建造各類土地工程設施的。

“是啊,美國教材、沙俄教材、乃至歐洲的教材翻譯工作其實一直進行著。前期準備這些年也早就開始做了,只不過一直缺少一個帶頭人。

如果當年詹天佑來冰城,或許土木學院應該是第一個漢耀大學堂成立的學院。”朱傳文閃過詹天佑這個名字,此時的詹天佑其實也在歸化城。

1911年,京張鐵路與與張綏鐵路打算合併,合稱京張張綏鐵路,成立工程總局,並設立張綏工程處,詹天佑就在弄這個事情。

總是說晉綏,晉綏,一起稱呼就是因為有清一朝,歸化城所在的內蒙古中部、南部地區其實被稱為歸綏道,屬晉省管轄。

鐵路開通之後,漢耀草原商路的最後一環將會被完全打通。當然,這年頭的外蒙古其實並不產煤,晉煤外運將會成為晉省之後主要的財政來源。

“那現在,科斯佳能勝任嗎?”鮮兒有些摸不準的問道,科斯佳這人從瓷房子時期,就跟著漢耀幹。愣是把自己的主業雕塑藝術家幹成了副業,副業的建築設計幹成了主業。

“能,這些年清廷其實也在進步!”朱傳文說道,“從1905年取消科舉,這些年清廷的學部越來越好了,當初我還以為袁世凱、趙爾巽、張之洞、岑春煊(時任兩廣總督)、瑞方(時任湖南巡撫)等人上這個取消科舉的摺子,是一招爛棋。

但是現在看來,還是當初的我淺薄了。”朱傳文搖著頭,本以為是清廷自斷一足,但是科舉之路的斷絕,卻是讓另一條留學之路,新式學堂興辦之路逐漸廣闊起來。

治大國如烹小鮮,小火慢燉才是道理。但是科舉的取消,可以說是大火收汁兒的一個典範了。

取消了科舉,這些封疆大吏們培養的新式人才就派上了用處,從1905年開始到現在,清廷學部總計舉辦了六年次的留學生考試,每個透過考試的人都被清廷授予了進士。

而今年1911年的留學生考試,其中直接靠著成績被賜予進士的,伍連德是第一位,往後每個月清廷學部都在舉辦著留學生考試。

這些歸國人才,其實在後期都為這片土地上的各行各業都做出了貢獻。

“怎麼?我家男人也有自嘆不如的時候?”鮮兒倒是安慰起了朱傳文,坐在了朱傳文身邊的沙發上,牽起了粗大的手摩搓著,更像是一種老夫老妻的安慰。

“沒什麼自嘆不如的,清廷每年的留學生考試錄取的人其實不是很多,有著慶王在,這裡面的彎彎繞依舊很多。京城有座學子酒樓你知道吧?”

“嗯,在報紙上看到過,說是每年為參加留學生考試的學生舉辦宴會。”鮮兒回憶著說了出來。

“但是你知道是誰總在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兒嗎?”朱傳文笑著問道,臉上就差寫出“快裝作不知道”的字樣。

“誰啊!”鮮兒的大眼睛撲稜著,很是配合。

“我啊!說準確點說,其實是王可仁,為什麼這些年很多留學生入職了漢耀,就是他弄的這個學子酒樓,有人歡喜有人愁,總有那些懷才不遇的人沒考上清廷的進士。而之後王可仁就開始接觸了,現在,漢耀中學、乃至是各個研究所的人才都是從這裡招攬的。”朱傳文總算是說出了王可仁在京城、津門兩地為何頻頻招攬到人才的一項機密。

“所以,現在冶金所勘探的人才、喬洪國那邊建築的人才算是歷練夠了,我們的土木學院可以開始成立了?”鮮兒也是將漢耀的一系列動作聯絡了起來。

實用科學就是這樣,不是朱傳文信不過這些留學歸來加入漢耀的新式人才,而是琢磨一番之後,給了這些人3年的親身經歷過程,或許未來,這些人才進入漢耀大學堂土木學院也會有著下工地的情況,但是哪裡比得上高速運轉三年的漢耀,這三年的各種建設,再加上學習與實踐的相互印證,朱傳文覺得時機成熟了。

“對啊,科斯佳牽頭,暫時擔任土木學院院長,詹天佑帶著的那兩個學生記得嗎?”朱傳文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