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章:(二更)

……

石有亮和劉三英為了在網上賣餈粑,卻單獨建個房子的事,讓村子裡津津樂道起來。

有人不屑嘲笑,也有人不看好,認為是有錢沒處花了。

他們家可不像顧清茗那般,隨手就是幾百萬。

這些農村人的錢,一分一毛,那都是血汗錢啊。

現在的房子也不像以前那麼好建了,只需要個幾千塊,就能建個結構結實又亮的房子。

現在隨便建個房子,那都是好幾萬塊呢。

建了這個小作坊,能掙錢還好,不能掙錢的話,那就虧得血本無歸了啊。

有人勸說石有亮,說,“雖現在年輕人流行網路,可餈粑這東西,並不太受年輕人歡迎,萬一沒人買,那就大虧,好幾萬塊錢呢。這點錢存在手裡,放銀行賺點利息不香嗎?”

其實把錢放在銀行的這種心態,農村人常有的心態。

他們不會做生意投資,就只能把錢放在銀行裡存著。

有人問向劉三英道,“你們建這個作坊,要花多少錢啊?這錢是誰出啊,你們出還是年輕人出啊?”

劉三英笑著道,“我們是想出這筆錢的啊,可我兒媳婦說,我們的錢還是留著養老,這錢啊,他們來出!”

問話的人,臉色頓時變了變。

她說道,“你兒媳婦還真好,不花你們老倆口的錢。我家兒媳婦就是不一樣了。她掙的錢,我們是一分沒見著,買什麼用什麼,都是我們老倆口出錢。”

劉三英卻笑了笑說道,“年輕人的錢,以後留著做事業,買房子,買車子還要養幾個孩子。老人,能幫就幫下吧。”

“哼,估計都留在她孃家吧。每年過時過節,都給她父母幾百塊錢,幾個侄子過生日,也給錢。”這個村婦很是不滿的說道,“哼,人都嫁過來了,還想著孃家,吃裡扒外的東西!”

劉三英嘴角抽了抽,說道,“行了,你也別把話說得太難聽。人家是嫁進你家,不是賣給你家。人家孩子父母辛辛苦苦養她二十幾年,嫁人的時候,也沒有要你家太多彩禮。

嫁過來後,就給你家生兒育女,一兒一女,孩子一斷奶,就出去掙錢了。一年到頭,也就過年過年給父母幾百塊錢,人家不也給你們錢過年過年的嗎?你也有女兒,難道你也希望你的女兒,嫁人後,對你們老兩口不聞不問,一分錢不給,你心裡好受嗎?”

很多當婆婆的就會雙標。

希望自己的女兒,嫁人後,老公.寵.著,婆家疼著捧著。

可面對自己的兒媳婦,卻恨不得兒媳婦有三頭六臂,孩子帶著,家務幹著,伺候好老公公公婆婆,還要能掙錢,不然,就是吃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