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賈璉和林如海的一封奏章直達天聽,卻在朝中引起了極大的波瀾。
任伯安的死亡,帶給大周朝堂的震動,絕對不是,皇帝一兩句話就能夠壓下去的。
隨著他的死亡,他手裡面握著的那些官員們的把柄,將會徹底失去控制。
而且這群人有充分的理由懷疑任伯安手裡面的那套東西,要麼就是像皇帝說的那樣和他的書房已經化為灰燼了,要麼就是落到了賈璉還有林如海的手中。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他們必須下朝之後就要去著手進行調查。
如果這個東西真的落入了賈璉或者林如海的手中,那麼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要知道他們現在可是鐵桿帝黨。落到了他們的手裡面,就等於摞到了皇帝手裡。
他們這群人中,沒有誰能夠想到賈璉得到這個東西,卻敢瞞著不上交。
在他們看來,皇帝說的與書房化為灰燼,不過是欲蓋彌彰之言,並不足以為信。
如此重要的東西,雖然也有已經燒燬在其中的可能,但是更大的可能卻是落入了跟這件事情牽扯不斷的賈璉手中。
等到朝下了之後,皇帝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重點定性的任伯安貪贓枉法的罪名,金口玉言的宣佈了死了任伯安是死於畏罪自殺。
然後把這件事情剎住車,就此打住。但是那群大臣呢,下了朝堂,回到府中,一個個就開始上躥下跳,派出人去開始打探訊息。尤其是那些在揚州有釘子的人,很多都是立即飛鴿傳書,去揚州打探訊息。
更有心思歹毒的,已經開始勾結這長江之上的漕幫水盜,準備在路上埋伏,鋌而走險幹掉賈璉!
哪怕是魚死網破,也絕對不能讓這份東西有落到皇帝手裡。
這東西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暴露出來,說句實話,早上站在金鑾殿裡的那一群,有一個算一個,頭上的烏紗基本都跑不掉要被摘了去。
並且這都還是輕的,更有甚者,他們犯下的那些事兒,被任伯安記錄在冊的,就夠他們死上十回了!還是連帶全家一起那種。
至於九族連誅的,那可是謀逆謀反之罪,這群人倒也沒有,否則早就死掉了,哪裡還會在朝堂之上?
任伯安死了之後,他的這一件大殺器,就成了人人趨之若鶩的香餑餑,誰都想著能夠掌握在手裡,進而影響整個大周朝堂,大部分的官員。
那本東西,有這個能量。不過這個事情不能做得太過明目張膽,否則根本逃不過錦衣衛的眼睛。
大周朝承襲前朝制度,錦衣衛的權柄,還有覆蓋率在十幾年前太子那場動亂之前,那絕對是無孔不入,草蛇灰線,千里追蹤!
哪怕是在那次之後,受到了波及和削弱,也依舊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者說又經過這幾年的恢復,不如說是像以前那種,那力度也不會小了!
所以這些事情只能暗地裡面,交給其他人去做,不能露出一絲的破綻,否則被皇帝抓到,也不用任伯安的那些罪證了。
只是一個意圖謀害欽差,犯上作亂的罪名,就足夠他們全家老小九族盡誅了!
賈老二下朝之後,也把自己在朝堂上聽到的訊息。回到家裡面,跟老太太交了個底,因為賈璉還有林如海牽涉其中,隱瞞肯定是瞞不住的,老太太遲早都會收到訊息。
賈璉現在可是被老太太看作是家族崛起的希望。至於他自己,對於這個侄兒也是十分欣慰的。
他們這一代,已經不成器了,那就只能看下一代了。而且賈璉答應了老太太,哪怕日後發富了,也不會虧待了他們!
賈老二現在慢慢的也看明白了,有些東西本來就是人家的,當年也只是母親偏頗自己,才弄得兄弟二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自己家的大丫頭元春,不也還是佔了璉哥兒的光,才被晉升到了淑儀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