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作為舅舅的劉若謙,故地重遊,自然是感慨頗多。在觸景傷情,感嘆物是人非的時候,心裡面雖然很不痛快,不過這種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
他本來就是瀟灑不羈的人,對於這些,已經逝去的往事。傷懷或許會有,但絕對不會難以釋懷,念念不忘!
等到他不動聲色的收拾了心情,抬眼看去,卻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入了長安,如今正好在朱雀大街之上。
朱雀大街作為這長安城中,最是繁華的一條街,自然是人煙鼎沸,車馬如流,三教九流,百業並興,熱鬧非凡。
那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不絕於耳;那撲鼻而來的香味,令人回味無窮。
一個個頑皮的稚童,迫不及待地拉著大人的手在人群中鑽來鑽去,尤其是看到那肩上抗著草串,叫賣著糖葫蘆的小販,一個個更是兩眼放光。
急切的拉著大人的手,朝著那紅澄澄,圓溜溜,又裹著糖衣,撒著芝麻的山楂糖葫蘆而去。
若是能夠讓大人們買上一兩串,咬在嘴裡甜絲絲的,那才是屬於太平孩童的愜意。
若是有幸到了那熱鬧的時節,哪怕是在晚上,也是香菸馥郁,簫鼓喧闐,燈火盈門,笙歌迭奏,才子名士,王孫貴胄,布衣平民,巾幗紅袖都是這盛世一景,人潮一流。
若是有那如同李太白一樣的高狂之士,未嘗不可再現昔日盛唐氣象之景:“雲因白首醉臥而可揖清芬,劍因佳人矯舞而可動四方,酒因八仙暢飲而可睨天子。”
又或者:“騎白鹿以訪石山,辭彩雲而泛輕舟,登黃鶴而吹玉笛。”每一幕,每一景,都是幽然逸氣,都是盛世太平。
這些景象昔日不過是在書中見過,那無比讓人神往的盛唐氣象,雖然已經遠去千年,但依舊讓人遐想。
如今大周定鼎長安,據八百里秦川而有天下。當今之世,又逢有聖明天子在朝,打擊豪強,體恤下民。
不說其他地方,只獨論這京城之中,作為首善之地,天子腳下。倒也有些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景象!
只不過作為常年走南闖北,甚至是旅居邊塞的劉若謙來說。今日入眼的一切繁榮,所帶給他的印象衝擊力,再對比一下那些邊關地區的苦命百姓。終究不可同日而語!
要不怎麼說投胎是個技術活,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哪怕是身在這昌隆平順的年代,那落胎降生的地點,也是有極大的考究的!
若是運氣好,落在這天子腳下,又投胎了一個富貴人家。只要不突遭橫禍,家道中落。可以說這一輩子,也就能活出個人樣來了!
哪怕是投身在那窮苦人家,佔了這一點王氣,也能夠勉強度日!雖說京城大,居不易,那都是對於外鄉人來說的。
至於紮根於皇城根下已經超過三代的的長安人來說,生存壓力,相對而言並沒有那麼嚴重!
運氣再差一點,投身在那江南風流之地,魚米富貴之鄉。哪怕是一介平民,只要肯幹,你也是能夠吃上飽飯的!
最是命苦的,莫過於身在九邊,那等苦寒之地。不僅土地貧瘠,糧食產量低,人煙稀少。
甚至時不時的還要面對來自於敵國和本國,兵士,酷吏,盜匪的騷擾和掠奪!
一旦命不好遇上一場大戰,十室九空,那也是常態!正所謂:“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就是連年大戰之時,邊關百姓的真實寫照。
邊關的男兒,基本都是全民皆兵,等到年及青壯,就會被編入保甲,隨時準備填充軍中!
而且父子相繼,兄終弟及。很少有人能夠跳脫出這個圈子!簡直就像是前朝的軍戶制度一樣!
環境對於人和事物的造就,早就刻入了骨子裡的戰鬥基因,那是與生俱來的。
以至於邊地的百姓,骨子裡就帶著一股虎狼一樣的狠韌。乃是上好的出兵源地。
“西涼大馬,遼東悍卒,塞北胡笳,燕趙悲歌!”好像自古以來,提到邊地,往往就伴隨著刀光劍影,鐵馬金戈悲涼的氣派,以及豪壯的男兒情懷!
長安作為大周的都城,地轄西北,虎視荊楚,東控中原,西通巴蜀。不僅擁有崤山函谷關的險要,更有間收並蓄,融會貫通天下四方風土人情的氣魄。
所以在大周朝都城長安,除了可以看到屬於淮河以北的北方氣魄,也能見到江南煙雨的煙柳畫橋,風簾翠幕。
甚至於西域之地,透過絲綢之路,不遠萬里來此通商的西垂胡商,風情窈窕,能歌善舞的胡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