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辛在收到黃敘的信以後,心中早有預料。公孫度沒有與他作對的實力,更沒有勇氣。
去年枝江縣新生產1000料以上船隻24艘,每艘可以承載三千人以上,或者運輸三百噸以上貨物,如今長江流域一切暢通,益州大軍可以一個月時間內到達平子河市,公孫度根本沒有抵禦劉辛的可能。
公孫度歸順,趙雲也傳來馬超已經拿下薊縣的訊息,他將會押送劉和與其家眷一起前往成都市,中原已經統一,馬超沒有地方去了。
劉辛把黃敘的訊息交給內閣,下午諸葛亮來到劉辛的書房,劉辛每天都會在這裡等他。
“主公,子龍十天前剛要走了九品以上官員618人,吏士4089人,如今冀州官位空缺還很大,秦州如今對北部區域還處於半管控狀態,最少還需要1500名從九品到從六品之間基層官員,我們這幾年培養的官員已經調派的差不多,很多地方因為官吏不夠,都是七品代理縣令,甚至一些地方使用吏士代縣尉、縣丞的。
蜀郡學宮這一段時間已經有五千多人被任命官吏,如今已經再抽不出官員了,我們已經在讓川州各郡對自己官員做一次考核,提拔有能力的人去更重要的位置,只是官吏數量還是一直緊缺。
這一次壽餘到燕州,要拿下幽州所有郡縣,還要安排燕京建設,我們已經無官可派了。如果隨意提拔人員,今年年底官員考核就很難進行,如今內閣拿不定主意。”諸葛亮向劉辛說道。
“你是丞相,你如何打算?”劉辛問諸葛亮。
“屬下在想,軍中軍銜制度是不是可以提前實行,到時候一部分年紀大的優秀士兵我們可以當吏士使用,武將當中也有很多政務能力不差的,可以提拔到地方做長史、別駕、從事等。
哪怕武將政務能力不強,到地方也能穩定局勢,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其他的我們可以找一些有能力的官員做副手。”諸葛亮說的大膽,給武將授銜那是皇帝的事兒,本不是其他人可以參與的,諸葛亮卻是直接給我劉辛說了出來。
“我大漢如今已經統一,未來五年時間可以說是最關鍵的,所以儘可能不要發生戰事。前幾日線膛槍的研發有了新的突破,已經能夠完全用於戰場,銅製彈頭威力比以前的的鉛質紙殼彈頭要強的多,有效射程已經達到三百步,比之弓箭強了不知多少。
我原本打算在大漢帝國新建以後再開始軍隊改造,用五年時間把我大漢雄軍建立起來,現在看來也是不得不開始進行了。
我對我大漢軍隊改革是這麼想的,因為以後天下必然是槍炮的天下,武力反到成了其次,我們測試過,只有超一流武將能夠減弱子彈的攻擊,絕世如果不是被偷襲,完全不懼子彈,當然炮彈就只能另論了,哪怕是我如果被很多炮彈擊中也會死。
因此最小的作戰單位我們為班,一個班10人,三個班為一排,三排為一連,三連為一營,三營為一團,三團為一旅,三旅為一師,三師為一軍。
我們現在可成立四軍,這是我大漢主戰部隊,使用我大漢最精銳的武器。
在軍銜方面,入伍不過兩年,或者武力值沒有達到30點的一律為新兵。
武力值30至39點的為老兵,淬體境士兵為一級士官,淬體境優秀士兵為二級士官,淬體境瓶頸可被升為三級士官。
巨力境為四級到六級士官,他們已經是軍中基層軍官了,大多數為班長,或者特殊戰鬥兵種。
練氣境為七級到九級士官,真魂境為十級到十二級士官,聚星境為十三級士官。
等改革開始,所有軍隊統計與評定自己軍隊所有士兵,給其定軍銜,讓後等所有軍隊團長以上人員確定了,再為其受銜。
士官登基只能表明一個人的戰力,不能說明他的領兵能力,我們對於軍團指揮人員還有一套其他的軍銜系統。
尉官是軍團基層指揮人員,要求其武力四級軍官以上,一般作為排長或者連長,當然各連排還有副職與專門負責思想,參謀的人員,因此這一部分軍官數量可能會佔到我們所有大軍人數的一成以上,是我大漢戰力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尉官分為下尉、中尉與上尉,其與四級士官、五級士官,六級士官地位等同。
校官分為少校、中校與上校,其與七到九級士官地位相同,校官作為營長、團長一級指揮人員,其武力沒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