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的意思,也是反對。
“文若,你以為呢?”劉擎兜了一圈,又問荀彧。
“主公仁德之心,天地可鑑,諸位所言,也不無道理,臣以為,此事能否折中處置呢?”
“折中?如何折中?”劉擎問。
“冀並二州所造之兵器鎧甲,遠超凡流,此乃主公立業之本,莫說外族,即便外臣,亦不可相授,不過——”
荀彧話鋒一轉,“主公征戰多年,收繳兵器鎧甲無數,這些東西,原本是置於工坊回爐再造成農具工具的,其數量十分龐大,不如,主公以此些裝備,外售給鮮卑,換取牲畜,於主公而言落後,於鮮卑乃難求!”
“好主意!”劉擎一拍手,當即決定就這麼幹。
一想到這個,劉擎立即想到了日後的某大國,專門將落後淘汰的武器,或送或賣給別人,以實現它最後的價值。
原本回爐的麻煩遠遠大於新鑄,所以在冀州石邑,繳獲的鎧甲兵器,質量參差不齊,但數量非常可觀。
在劉擎心中,其實沒有大家所說的顧慮,無論是後顧之憂還是後患無窮,那都得有“後”才行,而在劉擎的設想中,北方草原的各大部族,無論鮮卑,匈奴,還是羌人,都不會成為後顧之憂。
只要天下安定,渡過眼前的難關,劉擎便會開始解決北方的問題。
名義上,或許可以說為了封狼居胥,豐功偉績,但事實上,劉擎乃是為了開疆拓土,擴大版圖。
隨著小冰期到來,草原會逐漸退化成荒漠,最後不適合人生存,各遊牧民族都將無差別的南下,這種野蠻求生的所爆發的力量,文明之師是難以抵擋的。
劉擎的對策,便是先發制人,先征服各族,再慢慢歸化,幫助他們一起對抗氣候,畢竟氣候,也不是突然就改變的,只要改變單一的遊牧模式,想要留下來,也不是難事,當然,這些,都是後事了。
“志才,物資交接之事,由你一併負責,先著手將東西運至雁門,騫妃那邊,本王自會知會。”
“喏!”
這個方案若能行得通,或可力挽狂瀾,通常熬到十月,便會開始降水,到時候,還是有一熟能種的,到了明年,若還是乾旱,徐州、揚州、荊州、益州也能供糧了,困難會有,但是會比今年好過的多。
眾幕僚離去,劉擎留下了田豐。
“主公,可是另有吩咐?”
劉擎笑道:“大家各按其職,倒是忙得緊,元皓,朝中政務,你暫交崔琰接手,你去長安一趟。”
“不知何事?”
“去接一個人。”
“京兆尹司馬防?”田豐猜道。
劉擎笑道:“猜錯了,不是這個老匹夫。”
劉擎說著,突然取出一份帛書,看上去,像是詔書,但它看上去有些陳舊,不似新物。
“這是……”
“一封老詔書,廢了好大的氣力,才尋來的。”
田豐不解,看著劉擎。
“帶著它,去長安未央宮見一個人,他的名字,叫戴雍,告訴他,渤海王要他來雒陽。”
田豐心中一喜,雖然不知其中具體詳情,但從主公話中可以聽出,主公應該是已經在準備了。
那一天,不遠了。
(求月票,推薦票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