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一章 大魏王

至於歪門邪道的方法,類似對付老渤海王的套路,壓根不可能,劉協未作他

想,本著好奇的心思,問道:「老師有何良策?」

「渤海王抗旱大成,可謂曠世之舉,可趁此機對其大加封賞,加一字並肩王尊號,裂土冀州,賜封國號,有此隆恩,渤海王短期之內,焉敢再覬覦上位?」馬日磾道。

劉協眉頭一皺,裂土封王,一字並肩?

這種做法,本質上,有收買之嫌。

「已經到了這一步了,皇叔會接受嗎?」劉協反問,他不是問馬日磾,他是問自己。

馬日磾當即回道:「既是天子隆恩,渤海王焉有不受之理?若是受了,數年之內,若有僭越之舉,他如何擋住這悠悠之口?」

劉協心中冷笑,悠悠之口?

或許之前他會信老師的話,但自己去了一趟民間,目睹了渤海王在百姓之中的口碑,才知什麼叫做「只知有渤海王而不知有天子」。

因為百姓很務實,在他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時,是渤海王與他們同在,無論是戰亂,疫病,還是天災。

劉協心中不作他想,不過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便同意了馬日磾的意見。

反正是劉姓皇叔,甚至兩人都是河間王一脈,裂土也就是分家的區別,心理上,倒也能接受。

裂土的想法,上一回就有過,只是沒想到,真的會走到這一步,至於一字並肩王,那和其他沒有實權的封王相比,也是天差地別。

渤海王之所以權勢滔天,不是因為他是渤海王,而是因為他是冠軍上將軍。

而封一字並肩王之後,這個大王的含金量,便不可同日而語了。

劉協點點頭,問:「那依老師之見,封什麼王好呢?」

「冀州治所在鄴,舊時屬魏,當封梁王,不過,先漢梁王彭越曾涉謀反,當避此諱,不如稱大魏王。」馬日磾道。

「便依老師,明日朝議提出!」劉協道,語氣之中,似無奈,似隨意。

翌日,早朝。

今日是月初大早朝,所以劉擎也難得參加。

劉擎一出現在宮門之外,前來朝會的大臣見了,無不施以重禮,深深作揖,對此,劉擎也是無奈。

畢竟,受蔡琰薰陶,本王也是個知書達理之人,別人行禮,自己總要還禮,哪怕點頭致意,文武百官點過去,也很累。

朝上,劉擎百無聊賴,一應事務,由荀彧主持,劉擎基本處於旁聽狀態。

旱情基本結束,荀彧也在月初大朝上,做了全面的彙報,抗旱賑災的結果,無疑是大獲成功,這一點,沒有任何人質疑。

荀彧講到各地狀況時,過程還是比較枯燥的,劉擎不由得開起了小差,不由得想,一會朝散之後,是找大小橋補覺呢?還是去貂蟬那奏樂且舞呢?或是該去荀採那陪稷兒玩耍一番,畢竟先前因為抗旱,陪伴的時間不多。

想著想著,劉擎也不知說到哪了,突然,陳熙一聲低沉叫嚷,驚醒了走神的劉擎。

「……渤海王抗旱大成,功勳卓著,其勝天之舉,當彪炳青史,敕封渤海王劉擎,加尊號一字並肩王,以冀州為國,鄴城為都,尊大魏王!」

劉擎回神一愣,啥?

我成魏王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