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進退維谷

「本王懂了。」劉擎瞭然,旋即起身,對戲志才道:「志才,吩咐

下去,打點打點,準備回冀州做那什麼……一字並肩王。」

「主公,不可!雒陽大勢已定,無需橫生波折,無需理會即可!」田豐道。

田豐的性子,選擇了直接的道路,還有一個因素,是他一直在親自推動這件事,顯然他是不願意再等了。

要是回了冀州,誰知道後面又會出現什麼么蛾子。

田豐不知道的是,這天下,有人比他更急。

「元皓,我知你甚急,但你先不要急,奉孝所言,不無道理,有人,比本王更坐不住!」

田豐因為一直在雒陽,對於樊城之盟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其中細節,參與其中的郭嘉和賈詡,比較清楚。

他們所說更急的人,便是劉焉和劉表。

他們是實打實的實權派,願意與劉擎一道,改變這世道,而且鎮壓不法豪強的戰鬥,已經到了尾聲,豪強乃是實力的基石,如今的荊州益州,可謂是自廢武功的狀態,劉表劉焉兩人,豈能不急。

不過如此行事,有一個缺陷就是時間問題,荊州還好,益州成都山高路遠,訊息來回,便是半個月起步。

所以田豐的顧慮,也不無道理。

想到此處,劉擎又猶豫了起來。

「此事,容本王斟酌斟酌,想不到馬日磾的餿主意,也能給本王造成困擾。」

荀攸不失時宜道:「主公,馬日磾是否需要另行處置?」

「你當本王是什麼人,何進匹夫,還是袁隗老賊?」劉擎反問一句,否認了荀攸的想法,「雖立場不同,但馬日磾忠於劉協,乃是忠於漢室,並無不妥。」

荀攸躬身。

沒有議出個所以然來,劉擎便也沒有了興致去想舞樂之歡。

獨坐書房之中,劉擎嘆了口氣,想做完美主義者,還是太難。

不過話說回來,說句難聽的,又當又立的,不難才怪了。

「離開潁陰,沿此道行進,便可到陽翟,若不停留,騎兵三日便可到達雒陽。」

潁川官道,大隊人馬徐徐前進,隊伍前方一位銀甲將軍,手指北面,介紹著。

同行的,一襲深紫錦服的劉焉,輕輕撩過額前因為一路顛簸而飄散的髮絲,感慨道:「自甲子年離了雒陽,一晃,已五年有餘了,不曾想,此次回京都,竟與景升老弟一道。」

劉表爽朗一笑,答道:「差不多,猶記昔日單騎下荊州,走的也是潁川一線,往事依稀在前,歷歷在目,然誰能想到,短短數年,君正橫空出世,一掃社稷陰霾,平黃巾,御外敵,驅群雄,如今,就連大旱災,亦舉全國之力,安然度過,實乃大漢之幸,幸得渤海王留此苗裔,若是被那閹賊害了,可不知該如何收拾這亂局。」

劉焉一邊騎馬徐行,一邊回應。

「景升所言甚是,以你我之力,護一州百姓,仍有勉強,內患尚不足以定,安敢言天下。」

「可不是,若無君正,真不敢想,這大漢江山,還要經過多少磨難,大漢萬幸吶!」劉表嘆了一聲,心中一旦做了決定,許多事做起來,便輕鬆不少。

劉焉一笑,旋即望向趙雲張遼兩位將軍,道:「兩位將軍,不過三五日行程,我看不如讓大軍緩行,我等騎兵日夜兼程吧,我是一刻都不想等了!」

如今旱情大定,劉擎的聲望已是巔峰狀態,時機已經成熟,劉焉若是再等著,恐怕黃花菜都要涼了。

「使君,這一路顛簸,已是不易,你還有舊傷在身,不差這三五日吧?」張遼關切道。

他與劉焉相處了一段時間,對劉焉的情況,也比較清楚,劉焉的舊傷,還是比較嚴重的。

「無妨,豈能因區區頑疾,誤了大事!」劉焉道。

此行雒陽,志在必得。

張遼與趙雲對視一眼,只好點頭同意。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