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看著黑壓壓圍上來的張魯軍,再看看身後穀道,傷兵已經撤離。
歷經一戰,戰死者過百,傷者數百,餘下兵馬,僅剩一千五百餘騎。
再觀敵軍,這烏泱泱的人頭,蔽空的旌旗,敵軍數量,十倍不止。
“楊奉,我看這牽制,是完不成了。”張寧道。
楊奉眼露兇光,盯著敵陣,回道:“將軍,依我之見,還是退回谷中吧,不過敵軍以如此陣容來攻,說明其他地方的守軍,不多了,說不定此時將軍們已經拿下西城了。”
“但願如此,且先看看吧,我等皆是騎兵,他們進攻,我等再走,也來得及。”張寧說著,打算在場看戲。
能拖一時就一時,能止一刻是一刻,拖延和牽制,才是渤海王命他來此地的目的。
張衛目視狼藉的戰場,騎馬越過,再看前方的一支騎兵,似乎並沒有逃跑的意思,不免得困惑問副將。
“為何他們不逃走?難道覺得他們還有一戰之力?”
副將回道:“稟將軍,我看多半是在拖延時間!”
副將一點,張衛不由得清醒。
“確實像行拖延之計,你,帶三千人,將之驅趕走!”
“得令!”
說著,副將當即點了兵馬,出陣而來,直接逆坡而上。
張寧和楊奉居高臨下,看得一清二楚。
“將軍,我們好似被人小視了,他不會以為憑這兩三千人,便能趕走我們吧。”楊奉不平道,顯然被人小覷了,十分不爽。
“這不過是誘敵之計罷了,戰場狼藉,還在他腳下,楊昂的頭顱,也在他腳下,就算他不知我軍戰力,難道還不知楊昂戰力嗎?他派出這些人,不過是引誘我們攻擊,待雙方纏鬥在一起,無法脫身,他便會大軍壓上,甚至搶奪穀道退路。”
張寧將敵將的意圖剖析了一番,楊奉恍然大悟。
“那我們撤走?”
張寧笑笑,回:“先撤,再打。”
楊奉看著張寧,腦袋冒出一個問號。
“誘敵深入,於穀道內殲之!”張寧解答道。
楊奉這回懂了,現在逃,引誘敵軍入谷,等雙方進入狹窄的山道,對方人數優勢便難以施展,而後援更是無計可施。
看著敵軍漸漸逼近,張寧當即下令後撤,張衛軍副將見狀,山道狹窄,他們未必能全部走脫,此時正是攻擊的好時候,當即衝鋒。
張衛見狀,頓覺不安,當即再派一員偏將,領兵上前接應。
白波軍速度奇快,很快都竄入穀道之內,副將眼見即將到手的戰功要溜走了,當即一惱,大手一揮,喊道:“給我追!”
高順與徐晃自探到了子午谷的敵軍之後,便快速引兵前去支援,而李傕則坐鎮西城,以防張魯軍隨時趕到,奪回西城。
眼看著遠方的大山漸漸逼近,這地勢也難走起來,但即便如此,西城通往子午穀道,還是有一條小路,也就是並非由官家徵發勞役修建而的。
“孝父,看這山勢,中分而開,似乎子午谷就在其中。”徐晃騎在馬上,指著山道。
高順辨了辨,便召來堪輿官,問:“還有多少路?”
“已不足十里。”
高順與徐榮對視一眼,兩人十分默契的對著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