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八十二章 技不如人,甘拜下風

孫策脫身欲走,張遼與太史慈率軍追殺,但追出數里之後,張遼便下令停止追擊,任由孫堅殘軍遠去。

張遼道:“此戰斬敵一千有餘,多虧子義力挽狂瀾!”

太史慈笑道:“文遠將軍過譽,若要褒讚,也是主公料事於先,那驍將,乃是孫堅之子孫策。”

“孫堅號稱江東之虎,果然虎父無犬子,不過我主乃是漢室真龍,甭管這大虎小虎,在我主大軍之前,都得窩著!”張遼笑道。

“文遠比喻,甚為恰當,如今揚州牧已入吳郡,沮使君與劉使君正打算對丹陽用兵,此戰擊退孫策,孫堅已失先機,想得豫章,恐怕比登天還難,若我軍休整得當,便可一鼓作氣收復新淦和宜春。”

太史慈顯然對豫章戰事也有所研究,至少對孫堅軍的動向,掌握的清楚。

對於太史慈說的第二點,張遼卻笑笑,未必會如此行事。

答案很簡單,主公有言在先,進豫章,乃是守地,護地,助朱皓掌握局勢,對於孫堅軍,還有特別交代,不用趕盡殺絕。

雖然不知道主公是對孫堅惜才,還是對孫堅戰力有所忌憚,反正就有這樣的命令。

於是張遼回道:“主公有令,對孫堅軍,無需趕盡殺絕,當務之急,乃是助朱府君掌握南昌局勢,再圖其它。”

太史慈聞言,點點頭,“我等謀一域,主公乃是謀全域性,我等只需依命行事。”

太史慈這麼一提醒,張遼突然眼前一亮。

若放全域性看,孫堅的主要對手,乃是劉表,而主公特別交代無需對孫堅軍趕盡殺絕,不就是為了藉此消耗劉表,為南下荊州做準備麼!

“子義所言甚是,接下來,先回南昌掌握局勢,再逐步控制豫章,主公命我駐紮於此,應該是為合攻長沙做準備的。”張遼將心中猜想說出,“看來我軍還是任重道遠。”

太史慈也笑了笑,回:“看來一時半會,我也走不開了!”

張遼收兵,打掃戰場,此戰雖應戰倉促,南面有所損傷,但無論是殺敵,還是戰利品,都堪稱大勝。

回到渡口之時,周平前來彙報,將士已擺渡完畢,其中一部分,已經護送朱皓進入南昌縣城。

孫策韓當朱治一路逃回贛水渡口,方才得意喘息。

此戰奪取南昌的先機已失,繼續在贛水對岸逗留,已無意義,孫策乾脆下令撤回新淦。

一路上,三人也是感慨良多,今日之戰堪稱一波三折,如今想起,依然心頭犯悸,驚險無比。

韓當打量著孫策奪回來了戰馬,道:“敵軍戰馬,明明強過我軍許多,要追殺我軍,不在話下,可他們為什麼放棄追擊了?”

朱治道:“或許,他們奔襲來此,已是強弩之末?”

“單看戰力,絕非強弩之末,或許,他們是有別的顧及吧。”孫策淡淡道,“不過令我印象深刻的,乃是這個太史慈,早先似乎未聽說有此號人物。”

“此人我知道,乃是渤海王在平青州黃巾之時收服的,不過此人一直未有戰績。”韓當回道。

孫策撫摸著自己奪來的戰馬,好似在撫慰。

“此行並非一無所獲,我親騎此馬,此鞍配上此掛件,乘之如履平地,我在想,該如何將這種方式推廣至全軍,而且我還有發現,兩位且看馬蹄!”

說著,孫策再強行提起一腳,馬掌之下,還有一塊鐵皮。

透過戰馬的蹄聲,孫策便已知道其中貓膩,但是具體何用,他能想到的,便只有減少磨損,同時,也是對馬掌的一種保護。

就好似那些戰馬腹背的披掛一般,披掛是為了保護戰馬免遭敵軍攻擊,而鐵馬掌,便是保護戰馬免於地上的傷害。

韓當憤憤不平道:“若我軍皆配備如此馬裝,雙方騎戰,也不會這般慘!”

孫策倒是釋然,回了句——

“技不如人,甘拜下風。”

(求月票,推薦票。)

&nbsp本章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