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擎抱著孩兒,立於門口,立於園中的一眾僚屬,齊聲道賀:“恭喜主公,喜得公子!”
“多謝諸位,文若,傳本王令,冀州大赦!”
連年征戰,如今冀州有不少未投降的戰將,比如顏良文丑,兩員被俘的將領,分了田地,參與勞作,還有成建制投降又未歸心的兵馬,也分了區域用以屯田,加上一些偷雞摸狗之輩,皆可獲得大赦。
通常那些罪重的,要麼處死,要麼發配邊地,反倒不在本次大赦範圍之內。
“喏!”荀彧領命。
“夫君,可有想好名字?”蔡琰提醒道。
第一個孩子的名字,劉擎其實已經想過多次,兒子女兒的都想過,不過始終也沒有打定主意,不過當看到孩子的時候,劉擎突然有了主意。
如今正值春播時節,正是各種糧食作物播種的時候,而稷,乃是百穀之長,和土地合稱“社稷”,所以劉擎想的名字,便是劉稷。
“劉稷!”劉擎道。
郭嘉聽了一愣,荀彧也怔怔的看著抱著孩子的劉擎,其他人也是相似的表情。
怎麼?難道有什麼問題?劉擎心中。
眾人面面相覷,最後,還是荀彧提醒道:“主公,此名有諱於高祖。”
劉擎恍然,原來如此,高祖名為劉季,正好同音。
“諸位誤會了,此‘稷’為江山社稷之‘稷’,並非高祖之‘季’,我兒生於春耕時節,稷乃百穀之長,望大漢此後,風調雨順,連年豐收!”劉擎解釋道。
眾人神色這才回復正常,劉擎這樣說,只不過是美好的想法而已,劉擎清楚,未來的氣候,隨著小冰期的到來,會變得越來越極端,降水會越來越少,雨季越來越短,但事在人為,總有辦法的,比如增加耕地,興修水利,開發南方等等。
“好名字!”荀彧讚道。
“主公英明!”郭嘉卻是贊劉擎,對名字引而不提,這稷既有糧食之意,也有社稷之意,能體現主公之志。
劉擎抱了一會小稷兒,便將他放回了床榻之上。
短暫的時間處置公務,劉擎一得閒,便往荀採院跑。
數日時間,恍惚便過,小稷兒漸漸長開了,一雙靈動的大眼睛,和荀採十分相像,而淡淡的眉宇,已然有幾分劉擎的樣子。
生產順利,荀採恢復的很快,加上劉擎這段時間悉心陪伴,心情愉悅,已經可以下地行走。
王府之中,滿是歡快的氣氛,隨著滿月期限的臨近,沒有十分重要的事,荀彧乾脆沒有打擾。
王府雖氣氛輕快,但鄴城,乃至整個冀州,卻忙忙碌碌。
這個時候,春耕基本結束,登基在冊的精壯,紛紛接受徵召,一對對人馬,以縣鄉為單位,朝著同一個方向——鄴城,行進。
常常出入鄴城的人也發現,鄴城外的大營,人數日益增多起來,晨練的規模,也不斷擴大。
與此同時,大批糧食從各大渡口渡過河水,分頭進入大河以南,即便是不明真相的百姓,也隱隱猜到,將有大事發生,很可能就是戰事,而且這等規模的戰事,於冀州而言乃是首次。
魏郡,繁陽縣。
一架華麗的馬車突然停在城外,並未入城,不過縣令車奔早早便迎在了此處,他早前便聽到荀彧的命令,渤海王近日將來視察新田的墾種情況。
實際上,劉擎不是要查什麼墾種情況,劉擎此來,是為顏良文丑而來。
大赦之後,兩人還籍繁陽,分了新田,而且兩人的田,還是挨著的。
近日豔陽高照,到中午時,日頭打在人身上,已有焦灼之感,新翻的地,也被烤得一層發白。
顏良和文丑正坐於樹下乘蔭,顏良望著田間萌發的綠意,心情十分舒暢,當得知有一塊地是屬於他的時候,他恨不得將田翻個兩遍,一顆雜草都不留下。
“文丑,發現沒,我的禾苗,長得比你大!”
文丑還真看了眼顏良的地,又看了眼自己的,哪有什麼區別,分明是顏良那眼懟著禾苗看,所以顯得很大。
“嘁,等產的糧比我多,再吹吧!”文丑道。
突然,兩人聽到一陣馬蹄聲,自從被俘之後,兩人便沒有騎過馬了,於是雙雙透過目光,循聲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