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劉宏有所動作,廊道上一道身影悠悠顫顫的跑了過來。
“陛下——陛下——”
言語之中,驚慌失措。
劉宏一看,竟是張常侍。
“張常侍,何事驚慌?”劉宏不悅道,顯然對後者破壞了他的雅興很是不滿。
“陛下——,朱儁敗了,已退守長社,波才要率大軍圍城,情況十分危急,請陛下速發救兵!”
“啪”的一聲,劉宏手中毛筆墜地,濺起一道墨漬。
“為何如此!為何如此啊?”劉宏雙手哆嗦著,推開了宮女,“速去召集百官朝議!”
張讓看這慌了神打劉宏,連忙寬慰道:“陛下,百官已經在等候陛下了。”
“好,速速過去。”
劉宏剛走一步,忽覺一陣恍惚,眼前頓時一黑。
“陛下沒事吧!”宮女連忙將他扶住,不料被劉宏一把推開。
“莫要壞朕的大事!”
說著,他自己有些踉蹌地走了過去。
朝堂之上,百官噤聲,死氣沉沉。
沒有人願意去觸劉宏的黴頭,馬元義伏誅之後,劉宏所為竟然和以前並無二樣,好似皇甫嵩朱儁盧植出征勝券在握一般。
劉宏一心沉迷後宮女色,完全不理朝政,而朝事,幾乎都是張讓幾位中常侍在打理。
甚至公然宣稱:張常侍是吾公,趙常侍是吾母。
無後的宦官有了孩子,死了爹的皇帝有了父母,相親相愛,人間喜劇。
然而一有壞訊息傳來,劉宏就有一種身體被掏空的感覺,這個時候,他才會想到百官。
“皇甫嵩、朱儁被圍,你們快說說如何是好!”劉宏急道。
大將軍何進上前,“方今之際,唯有派兵支援,只是,朝中已無多餘兵馬。”
“速召邊軍回防如何?”劉宏提議道。
何進聽聞臉皮都不由得顫了顫,召邊軍回防,什麼樣的腦子能想出這種主意。
他一屠戶都明白這個道理,邊關無論如何不容有失。
“陛下,臣提議拜曹孟德為騎都尉,率軍前往潁川營救。”
“准奏!”
“報——”
劉宏話音剛落,殿外又傳來了新報,稍稍鬆下來的心再度一緊。
“南陽郡軍報:張曼成部已經攻佔宛縣,太守褚貢戰死。”
“報——”
“北中郎將盧植軍報:漁陽發生叛亂,和程志遠裡應外合,幽州刺史郭勳、廣陽太守被殺,涿郡告急,冀州戰事焦灼,雖有小勝,恐難速勝,請朝廷調撥糧草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