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就是靜等良機。
翌日,陽翟城頭。
作為潁川治所,陽翟縣城人口眾多,文化繁榮。
劉擎率五百餘騎,直達陽翟城下,遠遠的見到劉擎到來,陽翟城門早就關上了。
太守楊彪聞訊而來,見到城下騎兵武裝如此整肅,不由得讚歎一聲:“好一支威武之師,開城!”
只要不瞎,不可能把劉擎當作黃巾軍。
潁川兵馬幾乎已經打光了,如今城內就一千多守軍,見到劉擎援軍,楊彪很是高興。
楊彪出自弘農楊氏,父親是前太尉楊賜,兒子是名士楊修,如今雖然年幼,但已有才名,對於楊彪,劉擎可謂印象深刻。
光和二年(179年),楊彪在任京兆尹期間,得到了黃門令王甫之前唆使賓客勒索敲詐郡國的財物共計七千餘萬的證據,於是迅速把此事上奏,逮捕並誅殺了王甫及其黨羽。
怎麼說呢,王甫誣陷渤海王害死了劉擎全家,而楊彪算間接替他報了仇。
對於他,劉擎的心裡只有感激,這個朝堂,忠直之人實在太少了,楊彪算一個。
“不知將軍如何稱呼?”楊彪親迎劉擎,見面便禮節性的問道。
“說出吾名,楊太守莫怕!”劉擎笑道,“吾乃渤海劉擎。”
“劉擎!”楊彪還是猝不及防的驚訝了一下,“你是渤海王遺孤?”
說著,上下打量起劉擎來。
當年的案子,著實震驚天下,劉宏默許宦官誣殺渤海王,歸根結底是害怕他威脅自身皇位,因為桓帝無嗣而崩,不少人擁護桓帝同母弟弟渤海王劉悝。
外戚竇氏專權,擅立劉宏,他才坐上皇位,而劉宏的荒淫無道百官都看在眼裡,所以擁護劉悝的流言時常傳起。
“好!渤海王在天有靈,你終長成英武之才!”楊彪笑道,滿眼真誠。
劉擎不知何言以對,躬身作揖,這一禮,便謝誅殺王甫之義。
楊彪扶住劉擎,“將軍一路辛勞,彪欲在府上略備薄酒,為將軍洗塵。”楊彪臉色洋溢著熱情,看不出絲毫做作。
“太守盛情,擎卻之不恭!”
“將軍來的真是時候,明日便是社日,潁川才子,皆共聚陽翟,如今黃巾之亂四起,這也算難得的盛事了。”
“久聞潁川多才士,若有幸一睹潁川士子的風采,實乃生平幸事,擎亦喜歡結交豪傑。”
劉擎也沒想到,竟然還撞上這麼個好日子。
社日是二月初的活動,最早在鄉村盛行,目的是祭祀土地神和穀物神,因為社日參加的人非常之多,男女都有,所以,社日慢慢發展成了一個固定的大型交流活動。
既然群賢畢至,那劉擎也就可以實施他的人才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