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萬的黑山軍再入鉅鹿郡時,著實將董昭再度驚嚇了一番,不過見到漢軍正在追擊之後,又是另一番表情了。
黑山軍北上中山國,而郭嘉選擇率軍入廮陶。
董昭見到郭嘉時,還滿是驚訝,畢竟郭嘉此時不到二十,少年英才並不少,但未到二十就能官拜縣長的,除了那些名門望族子嗣,還真不多。
曹孟德出道便為雒陽北部尉,袁紹出道是濮陽縣長,皆是為及冠之年齡。
更令董昭詫異的是,領軍之人是名動冀州的常山趙子龍,可他竟然聽命於郭嘉。
他可是常山郡都尉,總領一郡軍事之人,如今又是曼林亭候,這個郭嘉是何來歷?
董昭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出於禮節,交接官印之後,董昭給郭嘉行了一禮,算是見過上官,如此這般,廮陶縣長,是郭嘉了。
郭嘉還禮,笑道:“區區廮陶長,公仁兄不必介懷,以公仁才學,不久便可復出,與其等到那時,嘉有一不情之請。”
董昭被郭嘉說得一愣,出於禮節,拱手回道:“願聞其詳。”
“公仁兄治縣有方,有剛剛又與城中百姓並肩作戰,必然情誼深厚,嘉不忍斷之,不如,請公仁兄代為縣長,所得俸祿,嘉斛鬥不取,盡數歸於公仁。”郭嘉說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令剛剛回過神的董昭再度一怔。
剛得的縣長,這就讓出去了?
好歹是個秩四百石的官啊!
對於郭嘉說的那些與百姓的深厚情誼不忍斷之,董昭是不信的,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董昭百思不得其解。
“郭縣長何故如此?”董昭問的很直接。
“你隨我來!”
說著,郭嘉引董昭上了城樓,命人取來一面紅色旗幟,上面一個“劉”字格外顯眼。
郭嘉命人取下中間一面寫著“漢”的黑白旗,“親手”將旗子插上牆頭。
所謂親手,也只是沾一沾手,扶一把,插旗這事,得兩名強壯計程車兵才能幹。
劉漢不分家,以劉代漢,似乎沒什麼不對,董昭看不出什麼。
“你可知這‘劉’,是何意?”郭嘉手指著迎風而展的旗幟,大聲問道。
頭頂兩道淺藍束巾迎風飛舞,頗有幾分意氣風發。
“漢姓劉氏。”董昭答道。
趙雲看著旗幟,已經想到軍師之意,這分明是主公之姓“劉擎”的“劉”嘛。
想不到軍師竟然做出如此舉動,插旗奪城,想想還有幾分熱血。
郭嘉一本正經答道:“不僅為漢室之‘劉’,亦為劉擎之‘劉’!”
郭嘉說完,目光如炬,盯著董昭。
劉擎二字,確實令劉董昭神色變了變,郭嘉之意,他已經聽清楚了——
此城日後歸屬劉擎。
劉擎之名,他自然聽過,令他面色有變的是,郭嘉竟然是劉擎公子的人,常山都尉趙雲聽命於郭嘉,那是不是也是劉擎公子的人呢?
那常山太守沮授呢?
那個人稱崛起於微末的渤海王遺孤,平黃巾,誅張角,擋鮮卑,滅匈奴,官拜雁門太守,封侯武州,這些僅僅是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