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皇后自知理虧,不知該如何作答,何進誅殺宦官的意圖,她是一貫反對的。
她也沒想到,何進竟然膽大到直接帶兵圍了皇宮。
就在何皇后左右為難之際,下方一年輕官員突然上前。
正是袁紹,他衝著群臣拱手,隨後說道:“十常侍倒行逆施,殘害忠良,欲喚蹇碩加害大將軍,十常侍所為,才是叛逆之舉,大將軍乃是舉兵勤王,卻被十常侍假傳陛下詔令,誆騙入宮,蓄意加害,十常侍悖逆陛下,謀殺國之重臣,人人得而誅之!”
袁紹一言,不僅將何進之罪洗脫,也向朝臣宣告,袁氏是鐵了心支援劉辯了。
袁紹接著道:“本官身為司隸校尉,對京師諸事有監察之責,十常侍欺君罔上,暗害大臣,自知難逃一死,已潛逃出宮,我已命人全城緝捕,死活不論!”
董太后怒視袁紹,小小司隸校尉,竟然也敢在朝堂大放厥詞。
“好一個司隸校尉!”董太后冷聲道,朝堂瞬間安靜,“那以司隸校尉之見,何進謀害西園軍主將,上軍校尉蹇碩,該當何罪?”
何進謀害蹇碩?袁紹猛然想起,好像是何進先動的手,想不到太后在深宮中,對外面局勢也瞭如指掌。
“大將軍不過是為了自保,十常侍欲令蹇碩加害大將軍,大將軍不過是先下手為強!”袁紹道。
袁隗橫了袁紹一眼,示意他退下。
袁紹終究還是年輕,不知朝堂水深,話說的越多,就會被人抓住把柄。
若說他方才為何進脫罪,還有幾分道理,可如今說辭,已是站不住腳。
先下手為強?
何進是如何先下手為強的,擅自截殺陛下親率的西園軍主將,率軍進逼宮門,帶兵面聖,這些都是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的。
“蹇碩乃陛下親封上軍校尉,替陛下統領西園軍,何進自作主張,命丁原將其截殺,袁校尉,你以為何進該當何罪?”董太后問道。
袁紹一時無法回答,默然低頭,已然沒有方才慷慨陳詞的氣勢。
“怎麼?你不是最京師諸事有監察之責麼,怎麼啞巴了?哀家知道你的官職,乃是何進推舉,不知你是陛下的司隸校尉,還是何進的司隸校尉?”
此話一出,令群臣都有些意外,太后這是要治袁紹的罪啊。
“我自然是大漢的司隸校尉!”袁紹避開了太后的問話,直接表忠心。
袁隗鬆了口氣,袁紹還有點腦子,只要對大漢是忠心的,許多問題便不再是問題,比如,霍光廢了皇帝,但他對大漢還是忠心的。
“太后,今日議事,乃是為太子一事,還是不要在其他事上岔開為好!”司徒崔烈打了個圓場。
這時,太常也站出來道:“太后,皇后,百官祭拜陛下的時辰快到了。”
也就是說,今日廷議,可草草作罷了。
“那今日便先到這,陛下喪禮為重,太后,你沒有異議吧?”何皇后禮貌的請示太后。
“自然沒有。”
董太后冷冷回應,心中滿是嘲諷,又是禮制說辭,何皇后什麼時候這麼懂禮數了?他陷害宋皇后時,謀害王貴人時,還有其他陛下子嗣時,可不見得如此懂禮數。
《無敵從獻祭祖師爺開始》
歸根究底,只是個長得好看的粗蠻野婦!
……
今日朝議,半途而散,劉辯與劉協皆有人支援,董太后與何皇后也相持不下,原本有董重支援的劉協獲得了一些優勢,可袁氏突然站邊,使得何皇后再度有了對抗的本錢。